1、二者的定义不同:开胯是指使胯能够借助胯根的大筋能够快速崩弹。劈叉是将两腿较大的叉开成一字,劈叉又分为横劈叉和竖劈叉两种。
2、二者训练效果不同:开胯主要是针对于关节灵活的程度以及大筋的弹性,习一段时间后达到胯自动“崩弹”的效果。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主要训练腰髋的灵活性、上下肢的互动性、身体的稳固性。
3、二者的检验标准不同:开胯的标准时胯能够借助胯根大筋抖弹,并且打到点以后形成回弹,能够发出关节腔音,筋骨齐鸣的嘭嘭声。劈叉时要求动作时要呼吸自然,动作时始终保持功架大型不变,动作时要特别重质,不要因为次数而忽略了质的保证。
4、二者应用不同:开胯在武术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内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内家拳发劲的核心部位。劈叉主要应用于舞蹈 、体操、瑜伽、形体训练等体育学习的基本功训练中。
扩展资料:
开胯的注意事项:
1、腰胯不分
“活胯”与“弹胯”差距巨大,“胯”与“肩”相合,可以体现出身体的活,而“弹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弹而出,是一种被动发劲状态,跟肩相合,可以使身体变得暴烈而灵动。
而传统拳中通常所说的“腰劲”,其实并不是腰椎的拧转,而是指将腰椎向后撑开,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纵向的崩弹。一味看拳谱练,会形成很多的误区,想当然用“腰椎”横向拧转发劲,会损伤脊柱。
“脊”有纵向的支撑力,但却没有横向劲力,横向劲力来自于“胯”,纵向的脊柱崩弹却得益于“腰椎”的后撑,“螺旋”是由胯的拧,脊的弹相合而撑成,明白这个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裆胯不分
胯和裆是两码事,"裆"是两腿所夹之角,而"胯"其实是骨盆之位的一块地域。裆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隐私部位,难以示范。不能简单地把开胯理解为横叉,压腿等
3、只注重大筋的拉伸,而不注重弹抖
“胯”是基础的基础,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将“胯根”撑拔开,同样需要借助外力。开弓以后,射箭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开胯也是一样,只要如“弓”一般,将“胯根大筋”崩紧,同样可以做到如“弓弦”般的崩弹。
“开弓放箭”是“紧中紧”,意欲崩断弦,“撑筋拔骨”同样需要极力撑开,崩紧,在紧的当中寻找发劲的根源。因为我们太熟悉由极松到极紧状态的肌肉“爆发力”,对于“极紧”状态下,用更紧的方式产生更多的“弹簧劲”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其它关节也是如此。
所以在“开胯”的过程中,“锁肩拉胯”是类似于“开弓”的过程,也是打出“颤劲”的根本前提所在。
压腿劈叉的注意事项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可以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处于活动阶段,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的机会。
2、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
3、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4、替换拉筋的肌肉群,对同一个动作,由许多肌肉共同组成相同功能的群体,协同地完成动作;
5、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拉筋到"痛"的感觉,与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劈叉
1、二者的概念不同。开胯是指使胯能够借助胯根的大筋(肌腱、韧带)能够快速崩弹。劈叉是将两腿较大的叉开且成一字,劈叉又分为横劈叉和竖劈叉两种。
2、练习的方法不同。开胯是盘开胯根至膝弯的大筋,从而产生自动的皮筋般弹射劲力,练助肩胯的反拧对拔,将“大筋”拉伸,习一段时间后达到胯自动“崩弹”的效果。劈叉练习时,借助揉筋功力,进行助力压腿。
3、作用和展示场所不同。开胯在武术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宁教十手拳,不教一把胯”,对功夫的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劈叉多用于艺术表演中,如体操、舞蹈、芭蕾、古装戏曲等。
扩展资料:
练习劈叉的方法和技巧
1、练劈叉柔韧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因为早上人刚起床,各部位的关节还没有活动开来,对练柔韧者来说,下午或晚上是一个人在白天活动了一天后,身体不管是哪个部位都相对的活动开了,适宜练柔功。
2、练习柔韧时最好要掌握三种辅助方法,即静耗、精神意念、助力压腿。练横劈时,可让助手用力按住你的双膝,助力向下压要比一个人练时效果好,但要适度,循序渐进。
3、练柔韧前一定要充分活动全身,使身体发热后再压腿,在压的过程中要同时和静耗、精神意念相配合,只有这们才能更加更好的提高练习的效果。
4、初学者练柔韧时,一定要放松,不能太过紧张,紧张会影响痛觉感知度,在练柔韧时初学者往往会产生超出一般的疼痛,所以一定要放松,降低注意力,顺其自然的劈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劈叉
开胯有两种解释:①武术练功用语。即开活两胯,操练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配合腿法动作而灵活转使。主要方法有压、搬、摆、转等。以横叉能坐地者为"开"。②步型弊病之一。做弓步时,后蹬一腿之胯向外向后捌开,或称"放胯"。坐胯,为步型错误之一。做马步时,臀髋下坐,重心后移,迫使上体前俯,以维持平衡。②马步桩功训练要领。即力坐(注)于两胯而形不变,以求步固势稳。③不动胯。螳螂拳尝有"走腰不走胯"之说。
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腿和竖劈腿两种方法。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见图5)。
横劈叉: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见图6)。
劈腿的要求:劈时更要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
C:内家拳拉大筋训练法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你们练柔韧很少用到或没有用到过的内家拳之拉大筋练法(中国原传武学谓之:"揉筋大法",我们现在称之为功架大形起伏),我的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对腰髋的灵活性、上下肢的互动性、身体的稳固性、整体的功力有特别的功效。
方法:先在地上画一直线,①而后前后脚分开蹋入直线,要求是:前后脚分开至能前后拉开的极限,前脚掌在直线右侧与直线平行,后脚在直线左侧,脚跟与直线成90°左右的夹角;②整体下蹲后坐,身体保持重心平衡,双臂在体前成抱球状(此动作只是辅助,没有特别要求,关键是下肢),前膝前顶,后膝横开,并有向后拉之意,使胯与双膝在一条直线上;(见图7a\b)③做好上姿势后,通过腰胯之力全身极力向地面下坐降,在保证整体劲力不失的情况下,一直到无法下落为止(见图8),然后以后胯之力摧动身体向前移动,此时切不可把重心提起(见图9)最后待胯部前移至不能继续前移时再把重心提到与双膝成一条直线,也就是还原至起式(见图7)如此反复练习。(并可左右互换)
技术要求:动作时要呼吸自然,不要故意加深呼吸;动作时始终保持功架大型不变(关键之处);动作时要特别重质,不要因为次数而忽略了质的保证。
上面系统的介绍了的柔韧性训练,下面讲讲柔韧性训练的要点和理论。
其一:练柔韧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而不要在早上跑步后猛练柔韧,因为早上人刚起床,各部位的关节还没有活动开来,即使是跑完步也不会对身体有很好的活动(针对练柔韧来说)。因为下午或晚上是一个人在白天活动了一天后身体不管是哪个部位都相对的活动开了,而且体温也升高,由于体温越高练柔韧会见效越快,还有一点是为什么早上跑完步不亦过度练柔韧,是因为跑完步后,一般对体力的削耗也比较大,而大量削耗了体力后练柔韧性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身体疲劳时,肌肉的运动机能会下降很多。
其二:练习柔韧时最好要掌握三种辅助方法,那就是静耗、精神意念、助力压腿。对于静耗和意念在前面都已讲过,这里说一下什么是助力压腿,助力压腿就是说一个人在久练无效(这种可能主要是因为习者方法不得当或怕苦所造成)的情况下用一个助手来辅助你练习,方法是:例如练横劈时,可让助手用力按住你的双膝助力向下压要比一个人练时效果好,但切要记住的是练习时千万不能乱开玩笑,以防伤身。
其三:练柔韧时一定要将压腿(劈叉)配合于踢腿练习效果方会更佳。拳谚云:"只压不溜不中用,只溜不压笨如牛"。可见压与踢的配合是非常之重要。
其四:练柔韧前一定要充分活动全身,使身体发热后再压腿,在压的过程中要同时和静耗、精神意念相配合,只有这们才能更加更好的提高练习的效果。
现在学可能是晚了点,但工夫不负有心人!
开胯指的是横跨(大跨),如果练旁腿大胯不开就不好看了,劈叉指的是竖叉,(指前腿),十九岁练也不完,要持之以恒,不时一两天就能练出来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