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萨伊(Jean-Baptistesay,1767-1832) 巴.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767年出生于里昂的一个商人家庭。很早就从事商业活动。曾在英国伦敦附近的一座学校里读书。在英国读书时亲眼看到了英国产业革命发展的情况。很可能是在此期间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英国回国后曾担任一家保险公司经理克拉维家的秘书。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使他感到欢欣鼓舞。他曾为宣扬革命的米拉波主编的杂志撰稿,并一度参加了军队支持这场大革命。但他只是在大资产阶级执政时期兴高采烈、积极拥护,当雅各宾党上台以后,他就迅速离开革命而且成为它的反对者了。 1794年至1799年间,萨伊主编《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并且在该杂志上发表过很多有关经济问题的论文。他抨击当时法国国民大会的活动,得到拿破仑的赏识,曾被派到拿破仑政府财政委员会工作。1803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这部著作因反对拿破仑的经济政策,曾被禁止重印,萨伊也因此被解除了政府职务。1805年他转而从事工商业活动——开办新型纺纱厂。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10f8010007x4.html ) -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贡献(六)——巴.萨伊_猫骨叮当_新浪博客 1813年,萨伊才重新恢复经济理论研究。一直到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以后,他才被聘为教授,讲授政治经济学。1814年《政治经济学概论》得以再版。1817年他发表《政治经济学精义》,这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缩写本。1828-1839年间,萨伊又把他的讲稿编成了六卷书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部巨著涉及的范围虽然很广泛,但其基本观点则是同《政治经济学概论》相一致的。 《政治经济学概论》比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早14年。萨伊在该书表述的观点与李嘉图的观点,在劳动价值论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一系列推论上存在着巨大的分岐。萨伊把他对李嘉图的观点的批评,通过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法译本注释的方式表达出来。萨伊的一些观点与马尔萨斯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政治经济学概论》由“导论”和第一篇“财富的生产”、第二篇“财富的分配”、第三篇“财富的消费”四部分组成。萨伊在“导论”中首先说明的是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见解。他指出,首先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区别。政治学研究的是社会秩序所依据的原则,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导论”的第三部分,介绍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简史。第一篇“财富的生产”。这一篇是最长的一篇,共22章。 在前五章里,他抛弃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建立了自己的效用价值论,因而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鼻祖。萨伊既然把效用看作价值的基础,他也就认为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进一步他又推论出仅仅人类的劳动并不能创造效用,资本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所生产出来的价值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的结果。此外,没有其他因素能生产价值或能扩大人类的财富。按照萨伊效用价值论,既然劳动、资本、土地三者共同创造效用,从而共同创造价值,这三者的使用当然要有报酬,它们的报酬分别是工资、利息、地租。 自第六章到第十三章,萨伊又讨论了一切劳动的分类;生产三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作用;分工的利弊;资本的变形以及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最后论述所谓无形产品。 第十五章叫做“产品的出卖或需求”,在本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萨伊定律”即出自本章。所谓“萨伊定律”,简而言之,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萨伊对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以上就是萨伊定律的全部内容。萨伊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10f8010007x4.html ) -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贡献(六)——巴.萨伊_猫骨叮当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