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应后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溶液不显碱性了,红色就褪去;
(2)打开K1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打开K2时,盐酸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的压强增大,小气球重新变瘪;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3)由图示可知从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又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反应完还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NaCl,Na2CO3 NaOH;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不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1)NaCl NaOH;H+和OH-结合成为H2O分子;(2)打开K1,气球逐渐鼓起(变大),(关闭K1),打开K2,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气球逐渐变瘪(变小);2NaOH+CO2=Na2CO3+H2O;(3)NaCl,Na2CO3 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红色消失,NaCl,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