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区别,中介目标又称为中间目标。
相关介绍:
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达到,必须经过许多中间环节。
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达到其最终的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扩展资料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是依据一国经济金融条件和货币政策操作对经济活动的最终影响确定的。由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特殊的传导机制和调控作用,可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数量化的依据,因此,准确地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重要环节。
20 世纪 70~80 年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稳定通货为主,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某些西方国家实行以反通胀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监控方法,货币政策目标就是盯住要控制的通货膨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分为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而操作目标为:准备金,基础货币和其他指标。中介目标就是:货币供给量,利率等。至于你所说的中间目标,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比如利率,作为利率杠杆,可以说是中介目标,但央行的再贷款利率就是一种操作目标,所以就笼统说为中间目标了,因为他不是最终目标。或者中间目标更倾向于目标标的,而中介目标更倾向于目标手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指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某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