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有什么区别?

2025-04-26 05:04: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次调频是有差调节,比如说,系统的有功负荷增加,那么机组的转速就会下降,从而导致频率下降。这时,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就会增加出力(水电厂是增大水流量,火电厂是增加进气量,核电厂偶就不晓得啦),使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则机组转速上升,频率上升,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次调整后的频率略低于原频率;二次调频则是无差调节,它是由调频器进行的,接着上面的例子讲:调频器的伺服电机收到信号后会转动,使发电机组的转速继续上升直到二次调整后的频率与原频率相等为止,所以二次调频是无差调节。具体的细节过程与测量频率的过程都是由与发电机组连接的自动调频系统完成的,而且一次调频与二次调频都是由一套装置完成的,并不是两套装置。在这里我画不了图,所以没法给你做量的解释。你就宏观上了解下吧。或者去查一下《电力系统分析》,里面的描述就比较详细了。

回答2:

一次调频是由众多发电机的调速器动作完成,针对的是非常频繁的较小的负荷波动;二次调频是由调频电厂的调频器动作完成,针对的是变化幅度较大,变化频率较慢的负荷波动。
一次调频是有差调节,理论上,二次调频可以做到无差调节。
承担调频任务的完成者不同,一个是调速器,另一个是调频器;
针对的变化负荷不同,一个是非常频繁的较小的负荷波动,一个是变化幅度较大,变化频率较慢的负荷。

回答3:

一次调频是参与电网周波调整,带有一定限幅和死区,二次调频是接受中调命令或手动指令。

一次调频是靠调速器装置来进行的,调频范围小属于细调。二次调频是靠调频器来进行的!调频范围大属于粗调

一次调频:
各机组并网运行时,受外界负荷变动影响,电网频率发生变化,这时,各机组的调节系统参与调节作用,改变各机组所带的负荷,使之与外界负荷相平衡.同时,还尽力减少电网频率的变化,这一过程即为一次调频.

二次调频:
一次调频是有差调节,不有维持电网频率不变,只能缓和电网频率的改变程度.所以还需要利用同步器增、减速某些机组的负荷,以恢复电网频率,这一过程称为二次调频。
只有经过二次调频后,电网频率才能精确地保持恒定值。二次调频目前有两种方法:
1,由调总下令各厂调整负荷。2,机组采用AGC方式,实现机组负荷自动调度
简单的说,一次调频是汽轮机调速系统要据电网频率的变化,自发的进行调整机组负荷以恢复电网频率,二次调频是人为根据电网频率高低来调整机组负荷

回答4:

机组是液压调节机构时候,当频率(也就是汽轮机转速)改变的时候,调节机构会做相应的改变,尽量维持频率,这就是一次调频,但这个是有差调节的,频率还是达不到正常值,所以需要人工再操作同步器,加减负荷,使频率达到额定,这就是二次调频。
机组都是电液调节了,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界限模糊了。如果要分的话,可以分为这样:现在电网公司要求所有并网机组(核电应该除外)投入一次调频,DEH侧,CCS侧都要,当频率改变的时候,调频指令直接作用到汽轮机的调门,可以瞬时改变负荷,维持频率,这就是一次调频。然后中调对各厂下达最新负荷指令,使频率达到额定,这就是二次调频了。
一次调频是指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频率特性所固有的能力,随频率变化而自动进行频率调整。
二次调频是指当电力系统负荷或发电出力发生较大变化时,一次调频不能恢复频率至规定范围时采用的调频方式。
二次调频分为手动调频及自动调频:
手动调频:在发电厂,由运行人员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动来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使频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手动调频的特点是反映速度慢,在调整幅度较大时,往往不能满足频率质量的要求,同时值班人员操作频繁,劳动强度大。
自动调频:这是现代电力系统采用的调频方式,自动调频是通过装在发电厂和调度中心的自动装置随系统频率的变化自动增减发电机的发电出力,保持系统频率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自动调频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完成调频、系统间联络线交换功率控制、和经济调度等综合功能。

回答5:

一次调频是参与电网周波调整,带有一定限幅和死区,二次调频是接受中调命令或手动指令。
一次调频是靠调速器装置来进行的,调频范围小属于细调。二次调频是靠调频器来进行的!调频范围大属于粗调一次调频:各机组并网运行时,受外界负荷变动影响,电网频率发生变化,这时,各机组的调节系统参与调节作用,改变各机组所带的负荷,使之与外界负荷相平衡.同时,还尽力减少电网频率的变化,这一过程即为一次调频.
二次调频:一次调频是有差调节,不有维持电网频率不变,只能缓和电网频率的改变程度.所以还需要利用同步器增、减速某些机组的负荷,以恢复电网频率,这一过程称为二次调频。
只有经过二次调频后,电网频率才能精确地保持恒定值。二次调频目前有两种方法:
1,由调总下令各厂调整负荷。2,机组采用AGC方式,实现机组负荷自动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