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臂上的POP主要用到的是三头肌和桡侧腕短肌。可以尝试做这样的动作:五个手指扶住墙壁,然后用手心的位置去推墙(注意肘关节自然弯曲,不要用力去大直)。在这个动作里用到的肌肉群,大致就是手臂上的POP位置。
2.胸部的肌肉是垂直向上走。因为需要注意的是,很少爆点会利用伸展关节来完成。所以反过来说,如果胸大肌不是向上走,势必会牵连到脊椎关节的弯曲。另外,胸肌的POP和颈部肌肉的POP一般是同时完成的。可以这样理解。胸肌往上走的时候,头部保持原来的位置或者略微下压,这样自然就压迫到脖子上的肌肉了。另外,怎么样去锻炼颈部的肌肉呢?大家尝试发两个音,一个是“噢”,这个口型张到最大的时候,很自然的可以绷紧胸锁乳头肌。另外一个是“哈”,最大幅度去做的这个口型,可以绷紧肩胛提肌和肩胛舌骨肌。这三块肌肉是做颈部很重要的POP来源。另外,有的时候你会看到POPPER在台上笑得很开,这样不单是为了渲染气氛,也是轻松完成脖子上爆点的好办法。
3.腿部的POP以前说过,阿KING也解释的很好。我就不多说了。这是惟一的需要利用关节才能完成的POP。因为膝盖自然弯曲的情况下很难绷紧大腿上的各部分肌肉。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下盘的POP不单单只有靠大腿肌来完成。在一些特定的动作里,也会用到臀部和后腰肌肉上的POP。
3.Hip-Hop
Hip-Hop翻译过来是嘻哈,RAP翻译过来是饶舌,这两个概念不同。Hip-Hop实际上不是音乐名词而是文化名词,包括说唱、涂鸦、街舞和DJ打碟四部分;RAP起源于60年代,而作为音乐理解的Hip-Hop则起源于70年代初,它的前身是RAP(有时候会加一点R。
Hip-Hop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脚跳,加在一起就是轻扭摆臀,原先指的是雏形阶段的街舞(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霹雳舞),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一种巨大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Hip-Hop文化还包括了那些宽大的衣服、沉甸甸的纯金饰品、平时说起话来就“YoYowhat’sup?”的口语习惯——总之就是那种美国贫民街区里黑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范儿”。Hip-hop的根源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改善,一贯被歧视的黑人终于初步获取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区。但是对黑人来说歧视依旧存在,贫穷依然深深地压迫着他们,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必须利用天赋的本钱。黑人有两大天赋:一是运动,二是音乐。从爵士乐到摇滚,如今是RAP。一个黑人最容易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打篮球,否则就是搞音乐。而Hip-hop的定义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音乐,舞蹈,涂鸦,刺青和衣着。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成型,并确立门派的。
虽然90年代后期Hip-Hop文化才在我们身边崛起,但实际上,早在80年代Hip-Hop风潮就已经开始从美国出发席卷整个西方世界了。1986年,DefJam唱片公司旗下所属的艺人BeastieBoys、LLCoolJ、PublicEnemy和RunDMC的“DefJam巡演”引发了全球性的Hip-Hop热潮。而到了90年代,又出现了Dr.Dre的黑帮说唱、PuffDaddy(吹牛老爹)的Hip-Hop流行化以及MissyElliott这样的说唱女皇等等无以计数的Hip-Hoper,他们逐渐使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形式成为了主流音乐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动辄便可创造上千万张的销量,Hip-Hop音乐成为了美国娱乐产业的创收大户。尤其是90年代末期帅小伙Eminem的出现,身为白人的他在短短一年内成为Hip-Hop界最炙手可热的巨星,彻底打破了Hip-Hop的人种疑问。就像当年需要猫王来证明摇滚乐不仅仅属于黑人一样,Eminem的出现标志着Hip-Hop文化接纳了白人,走向了全世界。
有人问Hip-Hop文化在美国是不是也是个时髦的玩意?答案是否。Hip-Hop文化在美国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是我们这里有大院人生、乡村人生和胡同人生。可惜我们在当今世界流行文化的地位不如美国那么重要,要不我们的农民兄弟或者胡同串子们没准儿也能搞出自己的style(我开玩笑的)。
在整个HiP-HoP的文化中,服装要算是最出彩的一部分了。典型的着装包括:宽大的印有夸张Logo的T恤,同样宽大拖沓的板裤、牛仔裤或者是侧开拉链的运动裤、篮球鞋或工人靴、钓鱼帽或者是棒球帽、民族花样的包头巾、头发染烫成麦穗头或编成小辫子。而相应的配饰则有:纹身Tatoo、银质耳环或者是鼻环、Matrix墨镜、MD随身听、滑板车、双肩背包Back-Pack等。这些零星的服装凑在一起,就组成了在美国风靡了整整20年HiP-HoP时尚然而,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上述这些典型的HiP-HoP服装其实并不能称得上是"新鲜",大T恤其实随处可见,宽大的板裤其实也并不新鲜,大裤管的牛仔裤前些年就已经被小女孩用来配上紧身小T恤,篮球鞋和工人靴更是屡见不鲜,更别说棒球帽、包头巾、耳环、双肩背包或者是墨镜了。在所有的HiP-HoP装备中,惟一比较新鲜的也就是滑板车了,但大凡在70年代出生的孩子应该都记得在幼儿园里曾经玩过的"刨冰车"吧,同样也是高高的车把手,前后两个轮子,单脚踏板在中间,与今天风靡的滑板车简直如出一辙。所以,如此看来,看似新鲜的HiP-HoP时尚其实也并不很新鲜,要把那些司空见惯的服饰重新组合,穿出那种前所未有的HiP-HoP感觉出来却也决非易事。我曾经问过一位美国来的HiP-HoP黑人DJ,到底怎样才是HiP-HoPStyle,他的回答简单而干脆:"你需要有那种感觉。"简而言之是"感觉"二字,而要说得透彻一些,这感觉二字则包括了天生的艺术天赋、音乐舞蹈感觉、对时尚敏锐的触觉和品味、非常外向的性格、绝
佳的英语能力和幽默感。而也就是说,想淋漓尽致地穿出HiP-HoP感觉的人本身就要是非常酷的新新人类,找一个英语单词来形容,最贴切的就是“Smart”了。
所以,如果你自视自身的修为还没有到达上述的境界,就千万不要贸贸然尝试你还没有感觉到位的HiP-HoP,否则只会让人觉得别扭造作、极不自然。如果被那些已经在HiP-HoP方面已经颇有修为的人看到的话,无疑是会被贻笑大方的。
对于上海的网友来说,想要入门HiP-HoP,可以去一些专门的酒吧或者DiSco。
每周三晚11点以后茂名南路上的DKD为HiP-HoP之夜,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完全的HiP-HoP音乐,欣赏到典型的HiP-HoP打扮。每周五晚RojamDiSco内聚集了一班HiP-HoP的舞蹈高手。之后,你可以去长乐路上的HiP-HoP服装店FLY去领略一下典型的HiP-HoP着装风格,听听店主Jeef聊聊HiP-HoP,看看怎样才是HiP-HoP的穿着技巧。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向他们靠拢。等你会在街上无所谓地大笑,用很多手势来表达意思,听到音乐会忍不住跟着哼唱扭摆几下时,你就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