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是村里唯一的有钱人。蒙祖上传下来的大量家产,王二一家过着很好的生活,而村里剩下的人都穷得很。王二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闻名乡里。村里的张屠户每次杀猪,一大多半都被王二一家买去。村里其它的人穷,平时也舍不得吃肉,只有谁家来客或者要办事,才会买上一点肉,因此也没有谁介意肉大多被王二一家买走。事实上,多亏有了爱吃肉的王二,村里张屠户隔三差五就能杀上一口猪。换在别的村子,杀猪的频率要低很多,因为杀多了,卖不动。
但到了过年,情况就会有点变化。过年,谁家都想包顿有肉馅的饺子, 吃两顿带点荤腥的好饭。但王二家通常也会在过年的时候大宴宾客,每次都要买很多肉。虽然张屠户临近年关会多杀两头猪,但经常还是人多肉少。张屠户也没别的办法,卖给谁不卖给谁都不好,干脆决定价高者得。可是村里的穷人哪里出得起王家的价钱,王家有时会以平时几倍的价钱把所有的肉全部买走,让村子其他人过一个没肉的节。
村里的人很愤怒,就去找王二理论。王二觉得村民在无理取闹:我没偷你们的抢你们的,这些肉都是花钱买来的,而且出了平时几倍的价钱,我也没占谁便宜,你们找我干什么?要找你们找张屠户去啊,是他把肉卖这么贵的,他卖得便宜一点你们不就买得起了?我也嫌肉贵呢。于是村民们就去找张屠户,质问他为什么把肉卖那么贵。张屠户也觉得挺无辜:我一个做生意的,卖给谁都是卖,当然谁出钱高就卖给谁。过年大家都想吃肉,肉价自然就上去了,要是没有王二一下买那么多肉,我的肉哪会卖得这么贵?要怪还得怪王家的胃口实在太大了。在一个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收入分配差距却在拉大的国度里,这种王二吃肉的故事会在各个领域发生──从火车票到住房,从教育到医疗。如果我们同意一个村子只有一家过年吃肉是不合情的,如果我们认准了市场经济,那恐怕就要在收入分配和政府服务的方面下大功夫了。
(本文作者郭凯是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的经济学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国际金融和中国经济,现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