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三次要严光做官,为何他却说:何苦为难我呢?

2025-04-28 03:51: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严光并不是很喜欢从政的生活,虽然刘秀和严光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曾经一起云游四方,但是严光并不想走上仕途。严光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周游四方的的隐士,不追名求利,只是想过自己稳定的生活。而且刘秀从原来的朋友,变成了一代君王,聪明人都会懂得,伴君如伴虎,想要在君王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是非常不可能的,因此还不如去做自己逍遥的隐士,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话说,严光三次拒绝刘秀的故事非常有趣。严光本来姓庄,后世的人为了避开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了成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严光很小的时候名气就已经很大,与刘秀同时游学,算是刘秀的好朋友。刘秀建立了东汉的时候,严光于是隐名换姓,隐居在桐庐富春江畔,每天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垂钓,后来这个地方变成了桐庐严子陵钓台。刘秀很重视和严光的友谊,而且又很看好严光的才华,就下令在全国各地按照严光的画像寻找严光。后来齐地向刘秀禀报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湖中垂钓,刘秀怀疑那就是严光,就马上派身边的人安置马车,然后去了京都洛阳。经过一番曲折之后见到了严光,但是严光并没有答应跟随刘秀去做官,刘秀很难过,但是也没有办法,后来就叹息着离开了。

后来,刘秀又请严光到宫里去,严光去了。他们俩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过去的事情,两人在一起呆了好多天,形影不离吃饭睡觉都在一起,说话累了就睡在一起。严光睡熟了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有一个大臣就说皇帝受到了冲撞,刘秀笑着说:“我和我的老朋友严子陵睡在一起而已,没有什么。”刘秀希望严光做官,但是严光仍然不肯接受,于是归隐富春山垂钓。

后来,朝廷又一次征召他做官,严光仍然没有去。严光八十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了。刘秀感到很悲伤。

回答2:

刘秀考虑的只是他能够当好这个官,能够给老百姓造福,但是他的志向并不在这里,并不想当。

回答3:

因为严光虽然十分有才能,但是他对于朝堂上的争斗并不感兴趣,所以这么说

回答4:

因为严光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想隐居起来,但是刘秀却不让,所以他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回答5:

当时的朝廷非常的黑暗,里面的官员非常的腐败,所以他不想进入到这个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