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男高音卡雷拉斯的时候,曾讲到他10岁登台演唱的传奇经历,可若比起本文的主人公德国男高音施莱尔,卡雷拉斯的名次就要退居二位。因为施莱尔初次登上歌剧舞台时只有9岁,在歌剧《魔笛》中饰唱一名童子。
施莱尔生于德国迈森(Meissen),父亲是音乐教师,擅弹风琴,还是合唱指挥,因此,他从小就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成长。8岁时就进入了著名的德累斯顿教堂圣咏团,同年在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扮演角色,这也使他作出将音乐作为职业的想法。10岁时他被确认为男童高音并迅速地被提升到唱诗班第一领唱的位置。在成为唱诗班歌手后他多次担任独唱部分,并在DG公司发行的德国最早的一批LP中(巴赫的康塔塔)留下了录音。
到16岁的时候,经过变声期的施莱尔已成为一位很有潜质的男高音,于是他先在莱比锡拜师习唱数年,然后进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正式声乐和指挥。学习期间,施莱尔便已登台演出。毕业后,他考入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成为了一名抒情男高音。1963年他得到了柏林国立歌剧院的首席抒情男高音的合约。此期间他频繁在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作客串演出,同时也经常在西方各国演出。1966~1969年间,他已经出入世界各大主要歌剧院和音乐节了。
施莱尔对莫扎特的作品最为着迷,也最得心应手,莫扎特几部歌剧代表作中的所有男高音角色,他都饰演过,(《魔笛》中帕米诺王子扮演者几乎都是他的名字)并全都唱得撩拨人心,大受欢迎。除歌剧之外,施莱尔还保持着对宗教剧的兴趣,并以音乐会独唱家的身份赢得了国际性声誉。施莱尔以其为巴赫的清唱剧、受难曲和康塔塔的演绎树立了标准,尤其是他扮演的福音史家这个角色,至今仍为众多男高音挑战的目标。
他还擅长演唱德奥作曲家的艺术歌曲,音乐处理细致严谨。他演唱的舒伯特尤其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和词句的修饰,评论界一般认为他是文人气质浓郁的艺术歌曲演唱者。由于他的嗓音柔婉优美,特别适合演唱《美丽的磨坊女》此类的曲目,他录制的相关唱片特别受德国民众的欢迎。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就比起他的歌剧演唱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所录艺术歌曲唱片的数目亦超过他的歌剧演唱录音。
从70年代开始,施莱尔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另一面——指挥,此后他被看作巴赫和莫扎特作品的主要指挥家。他指挥的《安魂曲》和《马太受难曲》都被看作同类录音的重要版本。
和其他声乐明星不同,施莱尔虽然也唱遍欧美各国,但他主要生活和演唱的地方还是在自己的祖国,大量的演出均以德国为中心,用他的话说:“母语的土壤对我很重要,很便于交流,尽管在英语的国家也很有市场,很能获取名利,但我更醉心于我脚下这片熟悉而肥沃的土地。”实际上,依乡恋土并没有影响施莱尔的世界性声誉,他的唱片畅销全球,他的名字也成为十大男高音之一。
———————————————————————————————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与《美丽的磨坊女》都是取材自德国诗人穆勒的作品,也都在描写失恋男子故事。但是《冬之旅》的二十四首歌曲充满了阴暗沈晦,表达出失恋后的男子失去求生意志以及怀念昔日情人的心境。
这张专辑是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七日德累斯顿演出实况录音。光是演出人员的名字就让人充满无限的好奇心,因为施莱尔与李赫特都是有非常鲜明个性的音乐家。或许是李赫特的建议,这张专辑的速度比起其他同曲目录音更为极端,施莱尔在许多乐句也以不换气的方式,挖掘出许多前所未闻的旋律线条,钢琴部分则有其他版本未曾见的神秘深远的意境。
专辑曲目:
1. Gute Nacht
2. Die Wetterfahne
3. Gefrorene Tranen
4. Erstarrung
5. Der Lindenbaum
6. Wasserflut
7. Auf dem Flusse
8. Rückblick
9. Irrlicht
10. Rast
11. Frühlingstraum
12. Einsamkeit
13. Die Post
14. Der greise Kopf
15. Die Krahe
16. Letzte Hoffnung
17. Im Dorfe
18. Der stürmische Morgen
19. Tauschung
20. Der Wegweiser
21. Das Wirthaus
22. Mut!
23. Die Nebensonnen
24. Der Leiermann
什么是 APE?APE 是一种流行的音频文件格式,采用先进的无损压缩技术,在音质不降低的前提下,大小压缩到传统无损格式 WAV 文件的一半;而在音质上超越一般的 MP3,达到和 CD 相同的音质,并且可烧录成与源介质有相同音色品质的引用此页 (
下次我拿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