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时候看到一篇报道,说陕西的教育被评为全国倒数第一,看了之后并没有怎么惊讶好象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几年宝鸡的教育好象真的出了很多的问题,就拿我身边的事情来说我的,老师给学生改作业是老师应尽的义务。可是好多教师在家里和外面开小班没时间改了,把这事情推给家长改,家长即便是改了也没经验给孩子讲题,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上不去,给当地的教育局反映吧,人家就一句话,你孩子叫什么哪个班,非的实名投诉否则不管,家长们怕孩子被打击报复也就不投诉了,还有的教师和社会上的一些培训班挂钩,介绍学生提成,我邻居家的孩子老师说字写的不好,天天被老师撕作业本,后来该教师介绍了一家培训的一学期500,交了钱由于路太远家长怕晚上不安全就上了两节,就没去了从那以后作业本在没撕过,为了钱有些教师的方法更高,教育局不让教师给学生乱推荐教辅书,他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布置一些只有那几种教铺书里的东西,逼的这些家长只有[自愿]去买,而那些教铺书在当地都被一家叫[知味书城]的商家垄断,可想之间的利益关系呀,家长们也是有想法没办法,这还只是小学里的一点事情。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策但是有人在这个上面做起了文章,义务就是不挣钱,有些学校干脆就把初中取消了,金台区就那么几所学校,如斗鸡中学,石油中学已经前后把初中取消了,斗鸡中学被私人承包了据说买段了学校的教育权多少多少年,在我看教育真的不能市场化
国家出资金、出教师、出校舍,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一夜之间摇身一变就成了“民办学校”。牌子一换,俨然就“转轨换制”了。“市场化运作”的“民办学校”自然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于是高收费就气壮如牛。“转轨换制”之后的“名校办民校”是怎样快速创收的呢?以宝鸡市斗鸡中学为例,该中学一年招生1000人,每个学生收取500到2.5万元,一年就有几千万元左右进账.
公办教育吃的是“财政饭”,又岂能将“财政饭”养大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摇身一“转”就进了民办这个“制”,变成了卖“优价”搞“创收”的筹码?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应当包括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而“翻牌学校”却导致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和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义务教育异化成了高价教育或向斗鸡中学那样取缔义务教育的初中,实际上是将本应由公众共享的公共优质教育资源变成了谁出得起钱谁拥有,谁出钱多谁享受.“一校两制”的“翻牌学校”实际上已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一个温床。因此,把“翻牌学校”的牌子翻回来,使其物归原主,就是为公办教育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