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县境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
战国初,北部属中山国房子辖域,南部为赵国属地。
秦朝(前221)设郡县制,今县境分属钜鹿郡。
西汉置房子县(县治在高邑),并析钜鹿郡北分置恒山郡,辖房子县;
东汉建武十七年,县随郡并入中山国,二十年,析置常山郡(恒山郡),仍辖房子县。
三国魏太和六年封赵国,房子为赵国都。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房子县更名为临城县,并将县治迁至今址,属赵州,至今已有1200年。
至德二年(757年),朱全忠晋封魏王,临城县因避朱全忠父亲名讳,复名房子县。
五代后唐时,房子县又更名临城县,仍属赵州。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隆平县降为隆平镇并入临城县。宣和元年,赵州升为庆源府,仍辖临城。
金、元、明、清时期,临城县均属赵州。
民国2年,临城县属直隶省冀南道。
1928年,临城县归属河北省。
1937年。临城沦陷后,伪华北委员会设立顺德道(驻邢台),辖临城县。
与此同时,中共建立敌后根据地,临城县属太行第一专区(先驻临城,后移驻邢台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临城县属邢台专区。
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临城。
1993年,邢台地区改邢台市,临城为市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