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天年
成语 颐养天年
发音 yí yǎng tiān nián
解释 指保养年寿。
出处 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示例 他对佛教已经一往情深,肯定会抱守着这些陈旧的信条去~的。 ★《十月》1981年第1期。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养老
大 块 朵 颐
dà kuài duǒ yí
〖解释〗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出处〗《周易·颐》:“观我朵颐,凶。”
大快朵颐”是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颐”是脸颊;“朵”是动的意思,“朵颐”一词出于《易经》,指动腮帮进食。所以现在常用“大快朵颐”形容非常快活享受口福之乐。古人如果发现食物鲜美可口,大抵是鼓起腮颊大嚼特嚼
颐指气使,颐和园
颐
yí
<名>
(形声。从页(xié),臣(yí)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the lower jaw]
颐,颌也。——《方言十》
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释名》
后稷岐颐自求。——《春秋元命苞》
端行颐溜如矢。——《礼记·玉藻》
手指颐指。——《庄子·天地》
擢项颐。——《汉书·东方朔传》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易·噬嗑》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西游记》
方额广颐。——《新唐书》
又如: 颐腮(头颅);颐脱(下颚骨脱臼); 颐溜(俯身伸首平视, 下巴如屋溜下垂。形容礼敬的样子)
卦名,震之艮态,欲动的停业状态,动止而养。本意指的是下巴。现指调养、整顿的意思。
颐神
颐养
颐指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