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由来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
情人节起源(2月14日)
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他传令人们不许举行婚礼,甚至连所有已订了婚的也马上要解除婚约。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沦丁就住在这里。瓦沦丁对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沦帝尼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传到了暴君的耳里,他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押入地牢,瓦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
悲伤的人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 为了纪念瓦沦丁,人们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圣诞节起源(12月25日)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它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酥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耶酥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酥",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酥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里生下耶酥。后人为纪念耶酥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酥的出世。
你要说具体一点,才能回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