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在育雏期的饲养密度是多大?

2025-04-28 02:41: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育雏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饲养鸭子的数量,因鸭的品种、周龄、季节、性别、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鸭育雏期的适宜饲养密度是以雏鸭活动互不影响,能够自由采食、自由引水、自由活动,并有充足的运动空间为原则。
北京鸭系列的肉鸭品种生长速度快,体形大,饲养密度较小;而蛋鸭品种体形小,饲养密度相对较大。地面平养的大体形北京鸭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7~10只/米2,第5~6周龄为3~5只/米2。育雏期蛋鸭进行地面平养时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25~30只/米2,第3~4周龄为15~20只/米2,第5~6周龄为10~12只/米2。密度过大,鸭舍内的空气相对污浊,地面潮湿,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浓度大,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鸭群发生大肠杆菌、浆膜炎等传染病,不利于鸭群健康。密度过小,鸭舍建筑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网上平养和笼养育雏的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高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