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二物理的竞赛题。。。。。

声学、光学、力学、杠杆滑轮、热学、密度的,最好难一点
2025-04-28 01:19: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填空题(1——12每题2分,13、14每题3分共30分)

1.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3.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4.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5.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7.在野外有一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 和 ,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

8.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

10.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 ℃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 热量。

图2

11.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2.1s听到爆炸声,则大炮距离坦克________m远,炮弹飞行速度是_________ m/s (已知声速340m/s)。

1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2是表示某人看远处

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 眼。矫正的方法是戴 透镜片做的眼镜。

13.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14.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13题) (14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5.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6.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7.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8.投影仪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9.冬天的乌苏里的气温下降到了-50℃,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之下的江水仍

流动,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

A.-50℃ B.0℃ C.低于0℃,高于-50℃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11.当你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有时能够看见鸣着喇叭的汽车从面前飞快地驶过,下列关于这辆汽车在一边鸣喇叭一边离你越来越近的过程中,人的观察体验正确的是 ( )

A.响度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 B.响度越来越大,音调保持不变

C.响度保持不变,音调越来越高 D.响度和音调都保持不变

12.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 ( )

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1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 ( )

(A) (B) (C) (D)

14.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

A.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15.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 这主要是因为 (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D.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16.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水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C.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