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是怎么划代的!~一代 二代 三代 都有什么性能特点缺陷

2025-04-28 12:45: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般都是按研制和服役年代来划分的
1、第一代防空导弹是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用于国土防空和海上防空,以攻击高空侦察机和轰炸机为主,这批导弹大多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制导方式单一,抗干扰能力差,只能对付单个低速空中目标。主发动机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或冲压喷气发动机,导弹体积大,系统复杂,机动性差。
2、第二代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服役。经过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各国在提高中、高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反电子干扰能力和改进低空作战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用于野战防空的和机动部队防空的中、低空防空导弹。导弹多数采用单极固体火箭推进,采用微波、激光、红外或光电复合制导技术,火控雷达为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或单脉冲跟踪雷达,以光电跟踪设备为辅,系统结构相对简化,导弹小而轻便,反应时间较短,并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期间还出现了便携式防空导弹。
3、第三代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80年代开始服役。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与前两代导弹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性能更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高比冲推进剂,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型电子器件导弹的,体积、重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机动性更好。
(2) 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的火控系统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能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仅能反飞机,也有一定的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
(3) 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的火控系统,有的采用雷达+红外+光学等多元探测系统,有的采用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目标作战能力。
(4) 便携式防空导弹多采用红外导引头、红外成像导引头或红外/紫外双模导引头,发射后能自主攻击目标,抗干扰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