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的基本特征

2025-02-24 08:51: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上面两位太啰嗦了,简单说公务文件的特点:
一 有法定作者制发。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
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法定权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响。 现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
三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公文的规范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和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收文和发文均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各环节皆有顺序性和规范性不得自行其是。

回答2:

行政是指国家机能中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机能的总称。

<原文>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 ,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等活动的总称。首先,它属于国家的范围,即属于公务,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任务 其次,也不是一切国家权力都是行政权利,只有行政机关或者政府的权力才是行政权力 。它有别于议会的立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检察和审判权;第三,行政权属于“执行权”,它是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 和程序去行使国家职能从而实施的法律的行为。

行政是行政主题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空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

公文: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什么是公文?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坛,见仁见智。取其共识,公文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的效能和广泛的用途的文书,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认识公文的特点、内涵是写好公文的先决条件。公文处理是围绕公文形成并产生效力的整体过程,它涉及了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

2001年实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是这样规定的:

第九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相与组合。

回答3:

我们单位出了一本书叫做《机关文明礼仪》,把有关公文礼仪的一段发给你, 供参考:
公文处理文明礼仪
机关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求和答 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以及报告情况和交流经验等时所采用的有效载体和重 要手段,也是联系单位和群众的重要纽带。因此,公文处理工作是机关工作人 员必须掌握的基本业务技能。机关公文处理文明礼仪主要指机关工作人员在公 文撰制和公文运转中所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一)公文撰制的礼仪要求
公文的撰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影响礼仪,产生 误解,甚至耽误工作。
1.把握内容要求
公文的观点和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必须真实 准确,所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实际,所引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
2.严格公文种类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运用范围和运用对象,在行文时,必须严格把握,正 确运用,决不能随意使用、张冠李戴,也不能变通使用。
3.规范语言表述
公文的语言表述要准确、朴实、简要。用字用词要恰当,语句段落要通顺,数 字标点使用要规范。语言力求质朴无华,有话直说,表达意图要开门见山,紧 扣主题,摒弃套话。
4.讲究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可分为文头、正文、文尾和标记4个部分。文头包括文件名称与发文 字号。正文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和印 章7个方面的内容。文尾包括主题词、抄送抄报机关、制发机构和制发时间4个 部分。标记包括秘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印刷份数4个部分。撰制公文 必须讲究公文格式,自觉按照公文的格式要求起草和办理公文。践行公文礼仪 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的名称应采用全称或规范 化简称(如是给个人,应采用姓名,称呼同志,根据对象,有时可称呼先生或 女士等)。二是发文日期应使用年月日全称。三是确定文件的密级应准确,要 有依据,不可随意提高或降低秘密等级。四是标注紧急程度应合理,要视情况 科学安排运转时间,不可盲目乱标紧急。五是封文即信封上的书写内容要规范 正确。机关发文通常通过机要交换,一般用单位信封,在信封左上角写上“请 送”,然后另起一行书写收件单位名称。如直接送个人,再另起一行写上收件 人姓名,称呼一般都用“同志”(根据对象有时可称呼先生或女士等)。有的 件需要标注密级和限时送到,应在信封左下角和右上角注明。
5.遵守行文规则
行文应注意权限,无论是上行文、平行文,还是下行文,都要严格遵守行文规 则。一是明确行文权限,不可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二是忌越级行文,下级机 关应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负责,不可随意越级向上行文,如有特殊情况必须 越级请示,则应抄报所越机关。上级机关如有必要越级向下行文时,亦应同时 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三是区分主报与抄报。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 公文,应根据内容写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报机关答复请示的问题。上 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时,应同时抄送另一上级机关。四是在联 合行文时,若待办事项涉及多个机关的职权范围,或多个机关遇有相同问题需 请示和报告时,可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各方一般应是同一级别。各部门若对 某一问题未形成一致意见,均不得擅自向下行文。
(二)公文运转的礼仪要求
公文运转中的签收、登记、拟办、请办、分发、传阅、承办和催办等环节,是 一个相互联结、有机统一的整体。提高公文办理质量和效率,必须抓住每一个 环节,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不允许出现差错、失误和疏漏。
1.运转及时有序
要提高公文办理的时效,强化时间观念,不可拖拖拉拉、办办停停;对于紧急 公文,更要抓紧处理。要及时清理已办公文和待办公文,不可乱堆、乱放、乱 叠公文,防止公文受损或遗失。在分送传阅或传批文件中,要正确把握先后顺 序。如请示批办类文件,一般按职务由低到高依次进行送传;需要传阅类的文 件,一般按职务由高到低依次送传。
2.程序科学合理
要根据机关工作实际,规范公文运转程序,减少公文办理所需的手续和环节, 防止因环节复杂、程序繁多而导致效率低下。签批文件要准确、及时,交办事 项清晰明确。要在规定区域签署意见,一般不得用铅笔签批文件。
3.确保运转安全
密级在机密级以上的文件要有专人负责。要确保公文在传递和保管中没有危险 ,不出事故。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有关保密规定 ,遵守保密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