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西方艺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去把握: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法国印象派的产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西方艺术以模仿写实为主流,我们称之为西方传统艺术。第二阶段则包括从19世纪下半叶的后印象派开始,到现当代的西方艺术。它花样翻新,光怪陆离,总的趋势是突破了客观模写自然的传统艺术观,走向主观精神的表现,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艺术局面,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西方现代艺术。本文拟就西方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观念形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论述,以期从审美的层面上勾画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一多少世纪以来,西方人头脑中的真实,就是环绕在他们周围的可视的客观世界,艺术的职责在于模仿再现这些真实的客观对象。这种观念起源于古希腊,是古希腊的哲人们最早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命题。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都将艺术看作是对纯自然、纯客观的模仿,所谓“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①。但作为一种美学体系的确立,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还完善了这一真实的概念,以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法则发展和充实了再现客观对象、描写真实的艺术手法。在“模仿再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艺术家们描绘人物
①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性; ②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美术内部,各种形式也相互借鉴、融合,以致一传统的分类和观念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③“反传统”成为这个世纪艺术的主流;④20世纪西方艺术更趋向多样化,更具有多变性和主观随意性。
首先是透视法不同,明暗色彩观念不同,而且中国画重神,西方画重表达的准确性,所以西方画很多看起来就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