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2025-04-24 20:04: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您好: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

  临床表现
  1.4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发,男女之比约3:2,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
  2.以上肢周围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的症状并存为特点。
  3.球麻痹症状,后组颅神经受损则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4.多无感觉障碍。

  诊断与鉴别
  一、病史及症状:
  1.4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发,男女之比约3:2,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
  2.以上肢周围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的症状并存为特点。
  3.球麻痹症状,后组颅神经受损则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4.多无感觉障碍。
  二、体检发现:
  颅神经:除球麻痹外,可有舌肌萎缩,舌肌纤颤,强哭强笑,情绪不稳等。上肢多见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为著,同时伴有肌束颤动,感觉正常。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反射阳性。呼吸肌受累则出现呼吸困难。
  三、辅助检查:
  1.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及成分多正常。
  2.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可增高,乙酰胆碱酯酶增高。
  3.肌电图:可见纤颤电位,巨大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多正常。
  4.MRI:可见与临床受损肌肉相应部位的脊髓萎缩变性等。
  四、鉴别:
  有时需与颈椎病、高颈段肿瘤、脊髓蛛网膜炎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