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2、 某单位的清洁工阿梅聪明勤快,但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经常会写些错别字。
那天,单位卫生大检查,阿梅用拖把将医疗实验室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因为担心别人进去给踩脏了,她写了张纸条贴在门口:请闲人勿进,我脱得很干净了,阿梅。
差之毫厘 失之百里
江西有位农民从某报上看到一则消息:闽西龙岩市白沙镇食用菌栽培很有名,上年大丰收,决定到白沙去学习,千里迢迢来到闽西龙岩市新罗区的白沙镇,下车一问,不想人家告诉他,白沙镇很少有人栽培食用菌,更没有大丰收。他一听“傻”了,连忙拿出报纸问白沙镇的一位干部这是怎么回事?这干部一看报纸,想想才明白报上登的原来是龙岩市上杭县的白砂镇的事,报上因没有说是新罗区还是上杭县,更把“砂”误写成了“沙”,因而使这位农民找错了地方。
就媒体上这么一个错别字,却让农民朋友耽误了一天时间、白跑了100多公里的冤枉路,多花了钱,你说冤不冤?
赵生荣,陕西府谷,干部———
没有“扶谷县”
神府煤田府谷能源基地的观众收看了电视台有关“陕北歌王”王向荣的话题,都为字幕中多次将“府谷县”这个民歌之乡及王向荣的籍贯写为“扶谷县”,深感惊异。
近十几年来,电视、报纸、杂志上的错别字司空见惯,给当事人和相关单位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这次看了电视之后,一些听众写给王向荣的信就因写成“扶谷县”而被邮局以“查无此县”退回。
李启绩,湖北江陵,干部———
书上写的还会错?
据报载:前不久,荆州市某区宣传部副部长问小侄孙:“李时珍是哪里人?”答:“河北人,书上有记载。”小侄孙还找来一本由董胜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中第1133页,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条,原文如下:“李时珍是蕲州(今河北蕲春)人。”他一看啼笑皆非,只好给小侄孙指出,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并非河北人。小侄孙不服:“难道书上写的还会错?”
刘晓生,江西樟树,干部———
别字连篇
电视台播出的20集电视连续剧《不共戴天》,笔者竟发现字幕中的错别字连篇,并且几乎每集的字幕中都反复出现错别字。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出现错别字之处高达50处之多。尤其不能原谅的是,不少错别字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可是却在那些大导演、大编剧、大制片的眼皮底下顺利通过,最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例如,剧中将“检察院”写成“检查院”,把“休戚相关”写成“休息相关”,将“林峰”写成“林疯”,把“资不抵债”写成“姿不抵债”,将“尔虞我诈”写成“你疑尔诈”,把“举步维艰”写成“举步为艰”,等等。
林永友,浙江舟山,公务员———
一条成语病天下
许多作者把成语“空穴来风”当“无中生有”来用,有人戏称为“一条成语病天下”。实际上,空穴来风的意思应是有洞穴才会进来风。
宋玉《风赋》有一句:“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中,句(gōu),通“勾”,意为弯曲;空(kǒng),通“孔”,意为洞。这句话用白话来表达就是:枳树上弯曲的地方才能筑巢,有了孔洞才会进风。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或传言的散布并非毫无缘故。
胡隆佳,湖北阳新,教师———
大学介绍不该有错别字
因工作之便,笔者今年接触到大量高等院校的招生广告和“致新生的一封信”。在这些广告和公开信(包括一部分邮寄入学通知书的信封)中,几乎都有一段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的文字。而在介绍学校所处位置时,又基本上有“坐落在(于)……”这样一句话。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把“坐落”误写成“座落”。根据笔者手中的资料统计,写“坐落”的院校只有22个,而写“座落”的院校则高达42个,正误之比接近于一比二。这还是大学说明吗?
屠林明,上海,教师———
鼓励读者找错
上海有本《咬文嚼字》月刊,以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己任,是一本专门纠正语病的刊物。然而,它可不是手电筒光照别人,光找别人的茬儿。它有一个专栏,名曰“向我开炮”,经常刊登读者为该刊指出语文差错的信稿,在每年的合订本上,有时还集中刊出热心为该刊提意见的读者名录,授予“荣誉校对”称号,以鼓励读者给刊物“挑刺”。
我觉得,要减少传媒的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的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值得学习,这种鼓励读者“向我开炮”的做法也值得仿效。
13 、有一次寝室里同学的老妈打电话过来,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的是“已经出去了”.结果说出来是:“他已经…不在了”
14 、gg递给我一根冰糕,我咬一口大叫:“烫死我了!”
15 、和我姐姐去李宁买鞋,我姐一开口:“小姐,这鞋多少钱一斤?”
16 、上学时周末回家,晚饭后烟瘾犯了,打算借口去散步。在门口换鞋时,老爸问我干吗去?我随口说了句:“去散个烟!”结果老爸从我身上搜出一包555,狠狠K了我一顿。
17 、老师留下作业,我不会做就抄别人的,然后去办公室交作业,看见老师说:“我抄完了!”
18 、我们单位早上上班有车子接送的,因为车子不大,有一次,一mm上车后没座位,坐我旁边的一男同事忙站起来,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说到:“某某,你坐我屁股上吧!” 我当时一直狂笑到下车~!
19 、大学时候,一同学和我争论问题,一时处于下风,情急中一拍桌子起身大叫: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
20 、小时候冰棍雪糕的一般都是推着自行车叫卖,有一次,在屋子里听一阿姨喊:新来的雪糕,热乎的。(估计阿姨以前是卖油饼油条的)
21 、有一天去同学家吃饭,喝了点酒,她爸爸忽然进来了,本来是想喊叔叔的,结果说错了,说:“爸,来座!”~~寒!大帮同学笑得要死
22 、一次ktv,点歌,一mm大声喊:给我点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
23 、以前考试老师发卷子,后边的女生多拿了一张,高呼“老师,我有了,我有了”结果坐他旁边的男生说道“是我的,是我的”全班爆寒~~~
24 、朋友小孩半岁了,打电话去关心,寒暄了两句后,来了一句:你的小孩现在是吃人奶还是你的奶
25 、有一天傍晚,碰到个熟人,开口就说:“早啊”...
26 、晚上,一室友进屋大声宣布: “今天我看午夜版的美国凶灵了!”
27 、由于一次出差机会,要去某地的中国银行维修设备,从宾馆出来做上出租车后对女司机说:“去中国银行、顺便找一家五金店买把刀”汗!当时我的意思是买把螺丝刀,我没注意到我说错了,这时那个女司机一直看着我非常委屈的说:“大哥我要下班了,你重新打辆车吧”。当时我就非常生气,恶狠狠的说:“你要下班了在宾馆泊什么车呀?”女司机看了看我快要崩溃的说:“大哥那买完刀我不要车钱了你再找辆吧”晕!!!这才知道我说错了,赶紧解释了半天,现在想一想都感觉对不住人家女司机。
28 、政治老师有一次讲课的时候说:“下面我举个比方”,然后觉得不对,又说:“打个例子”
29 、初中的时候,老师叫翻译Who is this man ?
一同学翻译:这是谁的男人?全班大笑,老师无语
30 、政治课时谈到中日政治问题,扯阿扯说到日本武士剖腹自杀。
老师介绍说:“日本武士死前都剖腹产的~~~”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以下是几个因写错别字、读错汉字而导致的笑话或不良后果的例子:
在一次重要的商业会议上,一位参会者想说“我们的公司一直在追求卓越”,但是他写错了“卓越”这个词,把“越”写成了“约”,结果他的演讲稿变成了“我们的公司一直在追求卓约”,让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有一位外国朋友去中国旅游,他想买一件T恤,上面印着中文的“中国”字样。但是因为他的中文不太好,他把“中”字和“国”字读反了,于是他买了一件上面写着“国中”的T恤,让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一位学生想写“计划”这个单词,但是他错把“计”和“划”写反了,结果写成了“划计”,让老师哭笑不得。
在一家酒店里,服务员在客人点菜时听错了客人的口音,以为客人点的是“炸鸡翅”,结果他把“翅”字读成了“肝”字,结果客人点到的是“炸鸡肝”,让客人很不满意。
总之,写错别字、读错汉字可能会导致一些有趣或尴尬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汉字,以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一字毁千军,知道吗?讲某人将沁阳(貌似是请他指挥作战)左边的心多了一撇,成了“必”,刚好有个同名同姓的,不过离这很远,因为离这很远,失去了先攻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