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稳投资、供给侧改革 2015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投资的关键支撑作用,经济增长的数据或很难达到预期。
2016年发改委仍将继续发力。基建投资一直是发改委稳增长的一张“王牌”。这一年,稳基建投资的举措层出不穷:集中批复18177.34亿基建项目;发布3.57万亿PPP项目。预计2016年发改委将会在稳增长方面,争取在一季度下发相当一部分的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016年也将按季度实施专项建设基金,且规模大于今年,政府也将支持和鼓励加大企业债券发行。按月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第二,住建部工作会议:去库存、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 会议提倡的通过房屋租赁来去库存。目前,有一些房企在积极进行试点,但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案例。可是,行业龙头万科“以租代售”、SOHO潘石屹3Q模式以及毛大庆的创客空间本质都是在通过房屋租赁来去库存。而从这些举动带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效果看,这一模式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会造成颠覆。这些大型房企所做的企业战略调整,是基于对经济长期低迷的判断。他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大跃进式投资模式无法继续,必须追求更高附加价值的经营模式。因此我们预测2016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会继续回落导致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继续恶化。
第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产能、去库存 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建筑市场较强的就业能力和较低的准入门槛、地方政府投资的过热行为以及重复建设是建筑企业过度进入和盲目进入建筑市场的客观诱因。去产能对建筑业来说不是坏事,对提高建筑行业集中度有帮助,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会助推行业向更好方向迈进。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对近些年的刺激政策say
NO!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就是化解产能过剩和消化房地产库存。我国的房地产正从新建、开发、交易为主的市场逐步转向存量房和新建房并重阶段,最终走到以存量房交易为主的时期。2015年以前,城市更多是资本驱动外向型增长。2015年以后,城市进入内向增长模式。这个逻辑下,中国楼市的下一个风口或许是旧城更新。
办资质找南京润利,效率高,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