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云南省教育厅派李升担任省立开远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当时农校有7个班,学生320人,教职员18人,校址在县城文庙街文庙内(现开远一中校址)。李升准备以平生所学,贡献于农艺教育事业,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华民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农校的校园是典型的庙宇形式,校内有石牌坊一座,棂星门后是泮塘,大成殿前有石砌月台,望栏石柱上有小石狮,学校大门为铸铁制成,大门两侧有石基铁栏杆围墙,校内绿树成荫,是个优美的读书环境。
《开远市志》第435页记载:“课程除一般文化课外,还开设农艺、畜牧、种作、气象、土壤、肥料、育棉、蚕体生理病理、农业(蚕业)经济、制丝、害虫、园艺等专业课。学校辟有实验农场32亩,木棉实验场数十亩。学校‘注重实习,其时间不得少于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民国29年学校试种美国烤烟成功,促使全县逐年推广种植美烟。民国34年办木棉推广人员训练班一期40人,在县内推广木棉种植技术”。
农校的学制,初级部不分科,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年限三年,培养初级农业人才。高级部分农技、蚕桑等科,学习年限三年,培养高级(中级)技术人才。1946年秋招收一个高师班(即中师),高师班由初中毕业生中选录,其他类型师范班由小学毕业生中录取。
农校的办学经费由云南省教育厅拨给,除少部分初中学生自费外,农技和师范班学生全部属公费生,也由省教育厅拨款供给,学生毕业统一分工。《开远一中校志》记载:“1948年计发公费生168名,每月合公粮三十八石六斗四升(按公费生每月二斗三升计发)”。到1949年,农校共招办初级职业13个班、中级农业专科7个班、中级师范1个班,以及普通初中2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