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生活富有节奏感
有的家长说,明天就高考了,今天放松放松吧,出去玩一玩,游泳,打篮球,越痛快越好,玩累了晚上睡得香。甚至有的人提出,考前三天什么都不做,就是玩,就是疯,一点儿也不提高考的事。
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观点。完全放松,等于把孩子从备战状态拉到另一种状态了。尽管只是一两天的功夫,等到孩子再上考场时,往往会感到很疏远,有陌生感。别人已经开始答题了,他还要花一些时间来找回感觉,显然将自己置于不利地位。我建议6月6日的作息时间要和原来基本保持一致,学习、吃饭、睡觉、休息的规律都不要改变。让孩子保持固定的生理节律和心理节律,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
2
做做题,练练手,热热身
6月6日,有些家长出于爱护,怕孩子太累,就让孩子这一天不要再做题,翻翻笔记就行了,明天轻松应考。
其实,6月6日这一天特别需要做题。做题的目的就是练手、热身、找感觉,第二天在考场上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正常发挥。
那么应该做哪些题呢?我建议,以做过的题目为主,不用做得太多,关键是一做就会,一会就有信心。另外,通过练手,使自己一直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头脑敏捷,能够迅速启动、迅速反应。就像百米赛跑预备,如果不做好预备姿势,而是站着东张西望,发令枪一响却冲不出去,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3
适当休息
6月6日,家长要提示孩子注意休息,保持平静和愉快的心情。不要看大喜大悲、忽起忽落的电视节目,也不要玩枪战、打斗等情节激烈的网络游戏。
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绝对不能过于剧烈,篮球或游泳都不可取。毕竟在复习的重压下,身体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正经的锻炼,一下子玩猛了,第二天肯定肌肉酸疼、精神疲惫。更严重的就是受伤,轻则在考场上一边答题一边承受身体上的痛苦,重则根本上不了考场,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4
落实物质准备
所谓物质准备,主要是指考试所需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家长要让孩子亲自去做,不要代替。代替往往会漏掉一些东西,或者大人和孩子互相依赖,结果谁都没有做。不过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还得进行必要检查。
建议孩子把高考应该准备的用品写在纸上,一一落实,落实一项画一个钩,不能只凭脑子想。而且,这些准备工作不要等到6月6日才做,之前就应该逐一落实。
考试前一天,家长要尽早对照准考证或“考生须知”上的要求帮孩子检查,万一有准备不足和漏掉的东西可以马上补救。
5
让孩子晚上睡好觉
高考是孩子18年以来所面临的最大一次挑战,恐慌、害怕、担心、焦虑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作为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平时几点睡就几点睡,不要提前。有一种看法是,“早点睡”能够休息得更充分,但实际上人的生活作息都遵循一个“生物钟”,什么时间处于什么状态,已经成了习惯。平时每天11点睡觉,这一天突然提前两个小时,肯定翻来覆去睡不着,反而更加心绪不宁。
而按照平时的钟点作息,也许一开始仍然因为焦虑轻微失眠,但在生物钟的调节下会很快入睡的。
第二,不要给孩子吃安眠药。
6
帮助孩子做好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因故被堵在去考场的路上怎么办?到了考场却找不到考号怎么办?发下的试卷有缺页和空白怎么办?考试用具出现问题怎么办?准考证遗失怎么办?
尽管这些问题出现的机率很小,也要尽可能地有所准备。一旦有所准备,即使遇到麻烦也很容易解决。反之可能误了大事。
7
情绪要稳定
家长的稳定情绪常常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的作用,反之亦然。
高考前两天:
适当运动和娱乐有助消除紧张
“运动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增强信心,娱乐可以消除紧张心理。”肖吉光建议,考生可以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聊天或散步。但是,切记不要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消耗考生过多的体力,使人产生疲劳感,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意外伤害,影响正常发挥。
同时,如果考生感觉紧张或者无心复习,可以听听轻音乐,看看轻松欢快的娱乐节目。但他强调,娱乐也要适度,不可影响正常的休息和学习。
调整生物钟,忌开夜车搞突击
考前两天,考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保证充分休息,切忌“开夜车,搞突击”。肖吉光建议,考生每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不要再熬夜看书,早上7:30左右起床。
但是,考生不要强迫自己过早睡,如果上床半小时后仍没有睡意,可以再看会书、听听音乐,或者起来活动一圈,等有了睡意后再上床。如果高考前夕考生出现暂时性失眠,也不要过于在意,而应顺其自然,放松心态。越是想睡着往往越没有睡意,此时可以想些其他轻松的事情。
备好考试用具,熟悉考场座位
有些考生在考试前喜欢让家长帮忙准备考试用品,肖吉光表示,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他表示,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孩子在高考中具体需要用到什么东西、用什么比较顺手,所以,家长准备的文具往往出现不合考生习惯或遗漏等。因此,考生亲自准备考试用品很重要,“考前两天,考生应该把考试所允许带进考场的所有物品列个清单,一一准备好,考前一天再仔细核对,尤其是准考证和身份证。”
如果条件允许,考前一两天,考生应该自己到考点“踩点”。踩点时,考生要注意计算到考场的路线和时间、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在哪间教室考试,坐在哪个位置,厕所在哪里等等。还可注意一下学校附近的文具店等,以便在考前发现缺少某样文具时,可以及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