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的理化性质与作用如何?其用法与用量怎样?使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5-04-27 21:2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理化性质】聚维酮碘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无定形粉末,在水或乙醇中溶解,溶液呈红棕色,酸性。在乙醚或氯仿中不溶。含有效碘(I)为9%~12%。【作用与用途】聚维酮碘是由分子碘与PVP络合而成的水溶性,能缓慢释放碘的高分子化合物,两者间保持动态平衡。与纯碘相比,其毒性小,溶解度高,稳定性较好。其杀菌活性是由表面活性剂PVP提供的对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和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一般在较低浓度下使用,杀菌力反而强。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鱼卵、水生动物体表消毒和一些病毒病的防治。【用法与用量】(1)浸浴:用60克/米3浓度浸浴草鱼鱼种15~20分钟,可预防草鱼出血病。用60~100克/米3浓度浸浴15 分钟鲑鳟鱼卵,可预防IHV和IPH,并对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有杀灭作用。用0.8~1.5克/米3浓度浸浴24小时,连续2次,可治疗鳗鱼烂鳃病。
(2)全池泼洒:用0.1~0.3克/米3浓度全池泼洒,可治疗对虾烂尾病。
(3)涂抹:用1%PVP-I涂抹可治疗虹鳟亲鱼的水霉菌病。【注意事项】(1)密闭遮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2)其杀菌作用因池水的有机物会抑制碘的作用,所以一般实际使用剂量往往提高。使用者应根据池水中有机物的数量而适当提高药物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