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藩置县中“藩”和“县”,到底有什么区别?

2025-02-24 16:47: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藩是封分的领地,是某王或对国家、君主有功之臣的奖赏领地,在他们的领地内有自己一定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利,比如可以有自己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可以自己铸造钱币等等。
县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个地域名称,它是中央直接管辖的,主管也是中央指派的,没有象藩那么大的权利。

回答2:

藩就是幕府时期长期存在的各地大名, 所在藩国自成一体,是土皇帝,除了必要的贡赋外,对藩国内部具有统治权威,不受中央干涉。


县就是中央能控制施政的地方机构。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2年6月17日(1869年7月25日),日本政府曾通过版籍奉还、改革藩制。“版”指土地,“籍”指户籍,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促使藩体制解体。

1871年11月,实行所谓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回答3:

废藩置县,“藩”指的是藩盟,“县”指的是府县。

废藩置县指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1871年(明治4年)7月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

“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此外,日本明治维新还实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政策。真正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废掉各个藩盟,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促使藩体制解体。

废藩置县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总的来说,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此外,日本明治维新还实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政策。真正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扩展资料:

日本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巩固中央集权,明治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以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其中就包括政治上的“废藩置县”(日本语:はいはんちけん)。

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七月十四日)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然数百年因袭之久,或有其名而不举其实,将何以得保安亿兆而与各国对峙哉?朕深为之慨叹!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汝等群臣须体察朕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废藩置县

回答4:

藩是封分的领地,是某王或对国家、君主有功之臣的奖赏领地,在他们的领地内有自己一定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利,比如可以有自己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可以自己铸造钱币等等。
县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个地域名称,它是中央直接管辖的,主管也是中央指派的,没有象藩那么大的权利。

回答5:

藩 是藩镇的意思,是有自主权的,县不一样,是直属中央管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