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学习,终于等到走向社会的那一天,需要承担起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上大一的时候,没有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或经过几年的专业课学习后,发现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现在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自己不知道是该优先考虑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重新选择一次,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还有许多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经常呈现的情况是找工作时只考虑工作与专业对不对口,至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要从事的工作是否到底适合自己,历来就不曾考虑;或者是不分企业不分行业不分工作,盲目发送求职简历;或者是求职简历的求职意向一栏,写着技术、销售、部门经理等学多职种,没有一个明确而核心的目标,而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有的同学在就业压力下,只要碰到一个单位想录用自己,则不管该行业和该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赶紧签了就业协议书,而且可能一下就签了三五年。
当然,许多时候,迫于就业压力,以上的种种做法也可以理解。但同时我应看到以上种种做法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很全面并且站在一个长远角度来考虑我就业问题。如果我找工作之前没有经过详细分析就盲目地进行了选择,那么三五年之后,很可能发现我仍然面临着选择的困境:那就是继续做现在工作,自己觉得该工作不太适合自己,甚至感觉工作的每一天都很沉闷或痛苦,工作了几年也没做出太大的成果;如果就职重新选择别的行业或职业,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放弃现在积累的一些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人际关系,不得不付出极高的机会本钱 ”
而实际上,择业时比较科学理性的做法是开始找工作以前,应该首先对外界和自身的情况都进行一下全面了解和详细分析,进而初步确定自己的一个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然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寻找。
从外界的角度讲,主要是当前的整体就业环境和就业趋势,各行各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自己面临的一些就业机会,以及自己的家庭环境等因素;
而从自身的角度讲,解和分析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
1 喜欢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
2 适合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性格、气质、天赋才干、智商情商等)
3 擅长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比如言语表达、逻辑推理、数字运算等)
4 能够做什么(主要包括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
最后经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来初步确定我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在就业过程中,依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意识的去寻找。当然,对以上因素进行 分析和权衡 ” 基础,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能力倾向等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如果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真正喜欢或适合做的工作,那么我可以借助 “ 职业测评 ” 这个工具手段,来进一步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等职业特征和发展潜能,从而来帮助自己走好下一步。
同时,以上要素只是进行职业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每个人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可锐职业顾问咨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 现在情况很糟糕,没有精力与能力来确定自己到底做什么,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前进。事实是很多职业能力在不同的行业与职种中具有相关性,也许你目前的工作是不适合于自己,但是要注重相关能力的积累,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生长。另外更需要注意的不能以这种思想来麻痹自己,让自己一直在不合适的岗位上长久的继续下去,如此只能以丧失未来的发展为代价。
希望大学生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理性的对待自己的选择,保证就业的大前提下,能够更加的科学理性一些,无疑会更加有利于我未来的胜利。
一个是五险一金是必须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就是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定位,因为这个地方你要至少做3-5年,所以要谨慎选择。最后一个要明白你这五年的计划里这个公司能让你学到什么,这些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试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迟到,准备好自己的简历,注意自己的着装,即便是没有穿正装,也要注意自己的衣服干净整洁每到此时,有很多的培训机构趁火打劫,以为毕业生找工作的言辞力劝毕业生参加培训,然后毕业生参加培训,收取高额的培训费不说,而且介绍工作的事情也绝口不提有些公司以招聘为借口,让应届毕业生帮助干一些着急出成果的工作,等到出了成果,就以应聘者在试用期不合格为理由直接就把应届生给辞退了,令应聘者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