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阿里山的云雾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概( ) 胧( ) 绰( ) 蓬( ) 峦( )
慨( ) 笼( ) 罩( ) 篷( ) 恋( )
霄( ) 诡( ) 魔( ) 汹( ) 愕( )
宵( ) 桅( ) 磨( ) 凶( ) 腭(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雾 ( )的千山万壑
( )的云雾 ( )的魔术师
( )的云雾 ( )的山水画
( )的景致 ( )的海洋
( )的惊愕 ( )的山峰
三、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它是一种美丽的花。这花( )外表给人一种美的亨受,( )还可以吃,酸甜甜的,诱人得很。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一同到山上去采映山红。来到了山上,一眼望去,盛开的映山红有红红的,有白白的,有黄黄的,五彩缤纷。我被这一片美丽的花海吸引住了。
正当我看得出神,突然,一个小伙伴大声嚷道:“喂,你还呆在那里干什么?这么美的花,你还不多采些回去。”我这才回过头来,赶忙采起花来。不一会儿我就采了一大捆。
要回家了,我从一大捆的鲜花中选出几枝花儿红、颜色艳的映山红札成一束,心想:我要把这束亲手采来的映山红献给为保护集体财产,与夕徒英勇搏斗而身受重伤的英雄叶老师和章阿姨,表示我们少先队员对他俩的一片敬意。
啊!我喜欢映山红,我更喜欢我心灵中的映山红——雷锋叔叔、赖宁哥哥、叶老师、章阿姨……
1、在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无论……都
D.即使……也
2、文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3、最能体现、突出映山红多、美的两个词是( )。
A.一大捆 美丽
B.诱人 吸引
C.花海 五彩缤纷
D.一束 五彩缤纷
4、文中显示红色的那句话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选出合适的一组( )。
A.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老师、阿姨
B.啊、映山红、更、雷锋、赖宁、叶、章
C.啊、我、更、喜欢、映山红、叔叔、赖宁、叶、章
D.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叶、章
5、文中显示蓝色的句子换一种形式表达并保持原意。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怎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B.我不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
C.我怎能否认我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D.我多么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啊!
6、对本文的中心思想,你的理解是( )。
A.表达出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慕之情。
C.表达出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附: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属玉山山脉支脉,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东靠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祝山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弧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日出:阿里山日出享誉中外,上阿里山错过了日出,就彷佛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回。日出四季的位置与时间均不同(因地球公转所致),站在祝山观日楼上,夏至(农历 6月22日)清晨五点,日出地点在郡大山与秀姑峦山之间,为阿里山日出最北点。冬至(农历12月22日)清晨七点,日出地点在玉山主峰南侧,为阿里山最南点。春分与秋分(农历 3月21日与农历 9月23日)清晨六点,日出地点在秀姑峦山与玉山北峰之间。
经历九二一大地震后,位於祝山顶的观日楼观全毁,不过昔日观日楼前的空地,仍然是看日出奇景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从中央山峰顶端徐徐跃升而出,万道金光射出,奇丽绝妙,颇为壮观。而且从这里也可眺望到玉山顶峰,美不胜收。
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云海,通常出现於日出或薄暮天气晴朗而有浮云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掩盖附近山峰,有如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观赏云海最好的季节是秋天,最好的地点是二万坪、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都是不错的观赏点。
晚霞: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艳丽,乃因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空气中的紫外线强,使天际较艳丽。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是最佳观赏点。
森林: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 800公尺的独立山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相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自独立山到海拔 1,800公尺的屏遮那则属於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而奋起湖与十字路一带的柳杉林为此区较特殊的植物相。
铁路:阿里山森林铁路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山铁路、智利至阿根廷之安第斯山铁路,并称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全线自海拔30公尺的嘉义,一路爬升到 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线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梁,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
阿里山原住民—邹族:早期邹族称曹族,分为南与北两族,南族分布於高雄县境内,北族分布在嘉义与南投。该族最早为一支善战的狩猎民族,阿里山地区即为该族游猎区。自转变成农牧渔猎社会后,有关祈求风调雨顺的祭典仪式才随之兴起,其中最重要的为小米收成祭。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概( ) 胧( ) 绰( ) 蓬( ) 峦( )
慨( ) 笼( ) 罩( ) 篷( ) 恋( )
霄( ) 诡( ) 魔( ) 汹( ) 愕( )
宵( ) 桅( ) 磨( ) 凶( ) 腭(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雾 ( )的千山万壑
( )的云雾 ( )的魔术师
( )的云雾 ( )的山水画
( )的景致 ( )的海洋
( )的惊愕 ( )的山峰
资料
阿里山:纵贯台湾省西部。在玉山以西,近南北走向,海拔2663米,附近是著名风景区,森林茂密,是台湾省主要林区之一。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属玉山山脉支脉,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东靠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祝山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弧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其实,我也是五年级的学生,今天刚学的《阿里山的云雾》……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这课没有课后习题)
资料
阿里山:纵贯台湾省西部。在玉山以西,近南北走向,海拔2663米,附近是著名风景区,森林茂密,是台湾省主要林区之一。
作者华莎:原名李炎群,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一九七五年移居香港。先后任职中国语文教科书编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香港作家联会会员。作品《希望仍在人间》获(冰心文学奖)二等奖(一九九六)。创作有文化评论《优秀作品选读》(上下集)、《现代文学名作分析》《《古代代文学名作分析》《外国文学名作分析》和文学创作《奇情诡异之旅》和《希望仍在人间》等十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