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和单纯无氧代谢能力是决定长跑成绩的重要因素,有氧代谢能力是提高混合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基础。初学者训练阶段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跑量约占80%~85%,然后逐渐以增加混合代谢能力跑量为主。
中长跑是周期性耐力性项目,需要具有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一般专业队每年都会进行高原训练,来提高专业中长跑选手的有氧代谢能力。主要训练内容是计时或不计时的越野跑、匀速的公路跑、计时的场地跑、较长段落的变速跑等,这些训练都是为了提高摄取氧气和输送氧气的能力。
还有就是进行400~500米、600~1000米、1200~2000米等不同距离,不同速度下的训练,这种训练针对性非常强,其目的如下:
400米或400米内的加速跑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关节部位的抗乳酸水平,提高负氧债的能力。
800~1500米匀速/变速跑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全身对负氧债和乳酸大量堆积的耐受力,提高无氧耐力及速度耐力。
1500米以上匀速/变速跑训练主要发展人体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提高专项耐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200~300米、400~600米的间歇跑,锻炼你的每分钟输出量,提高心肌收缩力水平和心肌输出量水平,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特别是最大吸氧量水平,这些都是决定了你的身体在中长跑过程中的状态。
1000米中距离赛跑的周计划(同时也适用于1500米):
周一:热身跑3000~5000米,休息5分钟;5~6组100米加速跑,休息5分钟;等脉搏恢复到120次/分的时候,开始400米变速跑;下午进行4~5组上/下坡跑,每组100~200米,完成后休息3分钟;高抬腿练习,小步跑练习
周二:体能训练,匀速越野跑10000米,2小时内完成;下午做压腿练习,高抬腿练习
周三:上午5~6次100米加速跑,每次间隔休休息3分钟,完成后休息5分钟;以80%的速度进行2次200~300米匀速跑,每次间隔休息1.5分钟,完成后休息3分钟;下午进行2000米慢跑,不计时;
周四:90%速度下进行5组200米加速跑,每组间隔休息3分钟,然后下午进行10000米恢复性慢跑,不计时
周五:加速跑5组100米,计快跑量,完成后休息5分钟;1000~2000米的折返跑,总距离8000米,完成后休息5分钟;2次短距离全速跑,距离可选100米或200米
周六:18~23公里长距离越野跑,测心肺功能和血氧度
周日:休息
建议两个方面:
1、饮食方面:牛肉、蛋清(蛋黄就别吃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家做的豆浆要早上喝(不能空腹)。
2、训练跑步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可以再下午或傍晚(氧气含量高)。距离每天2000米(市分钟左右)。
赛前提示,两方面:
1、训练·要在比赛前3天停止,身体会自动调整状态,有利于比赛当天处于巅峰状态。
2、赛前10分钟开始,热身慢跑5-7分钟(直到身体略微出汗为止),然后一定要用厚一点的衣服(如棉大衣等包住身体保暖,尤其是腿部),比赛发令枪向前脱掉。
这样,你比赛时会觉得很轻松,一定能跑出个人新纪录。
本人曾按此方法做过,获得过1500米季军,12.9本人的赛段从第四名超越至第一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最终你还是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
额 其实按你这样继续下去就可以了 平时晚上放学在操场多跑一下 回去不用做你所说的那些仰卧起坐什么的了,坚持到校运会就可以了 可以的话距离可以跑长一点跑多几圈在这样子 每天坚持跑就好了。。。。不要跑的太慢啦 适合的加点速度就可以。。 到时比赛时放松点就可以了 可以的话 就跟着第一名那个跑就好了 因为1500米的话身体都会遇上一个极点 这时候会很艰难 就看下你能补能挺过去了 不要放弃 。。。就这样
1500 是400米的跑道的话 是四圈不到,那你就要坚持跑5圈
刚开始的1至2圈可以慢点点,后面的圈 就要把速度提高点,坚持住,培养好自己匀速跑的能力。。
有半个小时也就够了。。。
后面要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速度,记住 是匀速跑
后面的冲刺 那你可以先50米冲刺,慢慢增加自己冲刺的距离~~~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你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