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是人造山,是自然形成的山体,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一、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特点为断块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纪形成的构造,又有中新生代发育的构造。
二、泰山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发育以多期的褶皱、断裂以及韧性剪切带为其主要特征。它们彼此叠加相互改造,构成了极其复杂的构造面貌,对它们的成因机制研究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辉绿玢岩发育的国内外罕见的“桶状构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三、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以近东西方向对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使泰山地区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东东向泰前断裂发生强烈掀斜活动,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得十分普遍和强烈,它们对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着主导性的控制作用。泰山周围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也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四、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五、新构造运动与泰山的形成
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今日泰山形成阶段。泰山作为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关于泰山: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参考文献: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q3_aD3aqTxh00WwXDvd6OikRHtc484591GYpJuZdSoU4o2SVnD62gVNULc3fj_OJNm75xOZxJDGMl3WRFZn7Ab4B_5LZljU3YyxguJ5e6K
不是,自然形成的
泰山的形成,历经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程。泰山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运动奠定了泰山的基础,喜马拉雅山运动造就了泰山的雄伟和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泰山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泰山杂岩有20亿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研究中国东部太古代地层的划分、对比,以及太古代历史的恢复,均具重要意义。泰山西北麓张夏、崮山、炒米店一带的灰岩和砂页岩发育典型,已确定为我国寒武系中、上统的标准剖面,是古生物许多种属的命名地或模式标本原产地。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岩层上裂隙泉分布甚广,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泉水甘冽透明,“性寒而沉,味甘而润,有清心明目,止烦润肠及利二便和轻身延年之功效”,古人称为“泰山神水”。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炭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从锦绣川向北星罗棋布。北麓丘陵边缘地带,岩溶水向北潜流,受地层区辉长岩的堵截,纷纷涌露,使古城济南成为“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泉城。 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与黄河中下游的东西通道交叉枢纽之侧,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泰山影响的扩大及其文化的弘扬,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是的
五岳归来不看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人造山怎么能够那么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