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与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025-03-29 08:21:41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 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 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之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 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 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 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 生永离诸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 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 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 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 虚妄境界,由坚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 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 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 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 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

回答2:

成佛与否,于哪成佛,成佛后佛光所照远近等等

都与立愿修行有关

比如,阿弥陀佛,立了四十八个愿,并坚定的如愿修行,修行到了,也就是功德到了,那时自然会知道什么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自然能得神通自在无碍

再如,一个人天天嘴上说平等,可仍然见美丑,高下等等,也知道佛讲要平等是对的,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坚持修行。所以,要心行如一的奉行。

最后,不要急着个步登天,六祖讲了顿悟法门,也讲了不可空口说食,悟了佛经的内容,我们在做不到的时候就要去做。地藏王菩萨所立誓愿广大,所修行功德早已成佛,但佛者无过去未来之说,他是菩萨还是佛我们慢慢想吧。

回答3:

这是个哲学问题
佛教并不是完全的空
佛教的真谛是爱
佛祖要是不爱众生,又为什么要普度?
佛家讲众生平等,地藏要把地狱度空,无非想表达俩个意思,
一、恶鬼也是众生之一,对他们也要普度
二、是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对众生的爱
所以才说出大义凛然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有点类似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把一切都看空,什么都不执着,那就叫堕落了,是让你看空名利,欲望,不是让你看空理想~

回答4:

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空。师兄有如此疑问,显然是在空上执著了。心经上说:非空为空。
金刚经上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个问题,不容易用文字说清楚,请参考各祖师大德对<<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的讲解。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B0%E3%C8%F4%CE%C4%BA%A3&sr=&z=&cl=3&f=8&wd=%BD%F0%B8%D5%BE%AD%A1%A1%BD%B2%D2%E5&ct=0

回答5:

不是的,佛法讲因机施教,对于我们自私的人,教化我们要利益众生是为消除我们的私心我见,种下菩提种子。
对于执着于利益众生者,则说应无所执,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证入空性。佛法是中道,不落两边,无实无虚,这不是理论上的,是需要实证的。

回答6:

佛家没有去执著于普渡众生!啊
都是随缘而渡
地藏菩萨也不是执念,因为他和幽明有大缘分
他也是在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