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万用表就可以测了。
光电耦合器由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封装组成。如光电耦合器4N25,采用DIP-6封装,共六个引脚,①、②脚分别为阳、阴极,③脚为空脚,④、⑤、⑥脚分别为三极管的e、c、b极。
以往用万用表测光耦时,只分别检测判断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的好坏,对光耦的传输性能未进行判断。这里以光耦4N25为例,介绍一种测量光耦传输特性的方法。
1.
判断发光二极管好坏与极性: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二极管的正、负向电阻,正向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反向电阻一般应为∞。测得电阻小的那次,红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2.
判断受光三极管的好坏与放大倍数:将万用表开关从电阻挡拨至三极管hFE挡,使用NPN型插座,将E孔连接④脚发射极,C孔连接⑤脚集电极,B孔连接⑥脚基极,显示值即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一般通用型光耦hFE值为一百至几百,若显示值为零或溢出为∞,则表明三极管短路或开路,已损坏。
3.
光耦传输特性的测量:测试具体接线见下图,将数字万用表开关拨至二极管挡位,黑笔接发射极,红笔接集电极,⑥脚基极悬空。这时,表内基准电压2.8V经表内二极管挡的测量电路,加到三极管的c、e结之间。但由于输入二极管端无光电信号而不导通,液晶显示器显示溢出符号。当输入端②脚插入E孔,①脚插入C孔的NPN插座时,表内基准电源2.8V经表内三极管hFE挡的测量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受光三极管因光照而导通,显示值由溢出符号瞬间变到188的示值。当断开①脚阳极与C孔的插接时,显示值瞬间从188示值又回到溢出符号。不同的光耦,传输特性与效率也不相同,可选择示值稍小、显示值稳定不跳动的光耦应用。
由于表内多使用9V叠层电池,故给输入端二极管加电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测量精度,可采用断续接触法测量。
[
]
查看原帖>>
检测光耦的好坏:
1、可以在板带电的情况下,测输入驱动波形和输出驱动波形:
2、如果仅有输入没有输出,那光耦肯定有问题;
3、如果输入和输出波形都有,那就说明光耦没问题。
4、这时可以查电源和驱动信号是否正常等等。
常用检测方法:
1.更换法
2.电压测试法,看电压与正常值是否一样
3.电阻测试法,检查各脚的对地阻值
4.直观法,用眼观察光耦的外观有无破损
1、光耦的输入端可以看做一个发光二极管来计算。限流20mA。输入电压减去二极管压降再除以20mA就是R1的阻值。
2、R2是个纯粹的上拉电阻,只要和输出端的设备匹配并不会使光耦输出三极管电流过大即可,一般1K-100K都可以,具体选多少,要看另一段的设备需要多少电流。
用示波器测量光耦前后的信号并进行对比,无畸变失真的,就是好的。其他的测试都无效。
用一个1。5V电池和一只万用表有四脚的和六脚的一般是四脚的,分别测量两边的阻值,一边正反两面都无穷大,这边接电源初极,另一边正测有6-8K阻值,反测无穷大,这边接次极.
新手不知如何测量光耦好坏,老师傅教你一招,几分钟就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