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师的投资财务方向都要考哪些 特别是国内组织的,就是非寿险精算吗

2025-04-27 15:58: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精算、尤其是精算教育在我国长期处于空白。直到1987年,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学会建立精算学合作项目,才将精算教育系统地引入中国。 自1987年精算引入中国以来,精算教育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引入精算教育的同时,我国也引入国外的精算师考试,最早是北美精算师协会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英国精算师考试和日本精算师考试,目前通过这些考试,具有国外准精算师水平的精算从业人员已有上百人。 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举行中国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生报考的资格为:在1996年前完成北美精算学会100系列课程考试或英国精算师考试A-D系列课程考试的准精算师,并具有一定的保险精算从业经验。符合条件的考生60人,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从事精算实务工作,其余的主要在院校从事精算教育工作或在社保部门工作。共有43通过考试,并由保监会颁发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这是一次针对现有保险精算从业人员的精算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开始,精算师职业在中国的诞生。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考试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并涉及基本保险精算实务,考试课程共设9门,均为必考课程。考试科目为:《数学基础(1)》、《数学基础(2)》、《复利数学》、《寿险精算数学》、《风险理论》、《生命表基础》、《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实务》和《综合经济基础》。精算师考试课程共10门,其中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考生必须通过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的考试。3门必考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保险公司运营管理、财务、投资以及中国保险业法规、税收、财务制度等。2门选考课程则为保险业务的不同方向。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考学分。考生在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后,还需有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告,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考试合格证书。 查看原帖>>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