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部分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禁运”,国家建设急需外汇。一九五六年秋,当时的外贸部和广东省尝试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获得成功。
考虑到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毗邻港澳,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于一九五七年在广州创办;也因选址广州,而简称广交会。当年两届交易会出口总额八千六百八十七万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五分之一。
从此,广交会定期于每年四月和十月举行,分称春交会与秋交会。由此,中国迅速打通了与港澳、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贸易渠道。五十年来,虽经三年经济困难、“文革”、“非典”等波折,广交会从未间断,目前正在召开的是第112届。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中国外交和港澳台侨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