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购入时出差人员的差旅费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吗?

2025-03-31 19:22: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能。应计入当期损益。

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等资产时,发生的差旅费、谈判费、律师费、申请费等费用一般计入当期损益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等费用要计入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的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因为是装卸费等是在购入物资过程发生的费用,是应该直接归属于购入物资的费用,那么是应该作为初始入账价值核算。注意这里是有一个核算的界限问题:

差旅费、谈判费等属于前期的费用,并不能够确定合同是否就一定能够签订,那么鉴于这种不确定性,作为管理费用核算更为恰当一些,一般是把这些费用统一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不管是不是专门为采购某项货物发生的。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企业外购存货或者固定资产,成本即他们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资产采购成本的费用,但这些都不包括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回答2:

不能,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1、外购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外购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以购买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自建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第七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八条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十条 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确定。

第十三条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取得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回答3:

不能。应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的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回答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因此,采购员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回答5:

计入管理费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