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环保:不管超标多少入住都是不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0.08mg/m3)
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325-2012《民用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规定: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0毫克/立方米(0.10mg/m3)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由卫生部制定,更接近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因为人们在居室室内总的时间一般为8小时以上。测定结果更准确些,是以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为目的。
GB50325-20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是建设部颁布的标准,主要是在新建项目竣工前的验收标准,检测方法是在充分通风下对房间进行一小时密闭,检测甲醛含量,条件相对宽松,因而标准值相对严格。
目前我国有两个关于室内甲醛浓度的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GB 50325-2010(2013版)。两个标准的区别在于: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由卫生部制定,检测要求封闭12小时,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1㎎/m³。该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室内甲醛浓度的限定标准,是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是由建设部制定,要求封闭1小时,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08㎎/m³,适用于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对环境污染物的强制性控制规范。
影响甲醛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检测时的温度、装修时间长短和使用哪个标准作为参考等。在检测出室内甲醛浓度值以后,如何去判断此结果代表室内甲醛污染严重到哪种程度呢?
首先是检测遵循的标准
如果遵循的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封闭门窗时间是一个小时检测出来的室内甲醛浓度并不准确,建议再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封闭门窗12个小时检测一下。
因为封闭12个小时可以使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状态,也就是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饱和状态,而1个小时并不能准确的测出居住状态下室内甲醛的浓度。
其次是检测时的室内温度
据日本科学家测算,温度每升高1℃,室内甲醛浓度增加12-13%。例如23℃时,甲醛浓度是0.10毫克,30℃时,甲醛浓度将达到0.22毫克左右,35℃时,甲醛浓度将达到0.41毫克左右。
在秋冬季节温度比较低,人造板中分解挥发游离甲醛比较少,很少有检测超标的现象,如果在这个时候检测超标,说明室内甲醛在夏季或室内温度超过23℃时,会超标更严重。
如果是夏季或者室内温度23℃以上,并且在检测前封闭门窗12个小时,检测出来的甲醛浓度值小于0.1毫升/m³,才能证明室内甲醛并没有超标。
甲醛检测标准是0.1,0.1以下就是安全的。治理甲醛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用盐水擦拭家具,把味道去掉。
2、夏天温度高,甲醛释放多,多通风可以通风掉一部分。
3、好的材料来分解,德国品质的环康除醛酶采用高端原材料,粒径小,吸附强,可以把家具内部甲醛分解,不团聚,形成长期治理的作用。
4、使用叶广泥可以长期吸附
国家标准是0.1,如果新房的甲醛超过0.1mg\\m
简单来说关闭时间不一样,浓度限额一个0.1,一个0.08!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关闭12小时,不超过0.10毫克/立方米GB50325-20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关闭1小时,不超过0.08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