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哪些措施?

2025-04-27 16:21: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强化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促进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强度,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审核开发区用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扩区、升级。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建设用地保有环节的税收调节力度,提高土地保有成本,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积极推进节地型城、镇、村更新改造,促进城市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和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作用的发挥及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发展新兴产业;研究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利用效率。
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坚持规划先行、计划控制、群众自愿、严格监管,促进城乡建设统一布局、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调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时序,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防止城镇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和自主性普通住宅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工矿用地布局,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利用的现状。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政府节约用地目标考核制度,开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的依据;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清查,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扩区、升级的依据;开展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潜力,推动城市建设节约集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