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简介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源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市东部与广东省梅州市、汕尾市交界,南部与惠州市毗邻,西部与韶关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河源市的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32万。
河源犹如镶嵌在东江之畔的一颗明珠,河源市区别名槎城。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区是1988年建市后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历史人文景观和令人骄傲的现代奇迹。
行政区划
河源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
河源市 面积15478平方千米,人口334万(2003年)。
源城区 面积 365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517000。
紫金县 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80万。邮政编码517400。县人民政府驻紫城镇。
龙川县 面积3088平方千米,人口86万。邮政编码517300。县人民政府驻老隆镇。
连平县 面积202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517100。县人民政府驻元善镇。
和平县 面积2311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517200。县人民政府驻阳明镇。
东源县 面积4070平方千米,人口52万。邮政编码517500。县人民政府驻仙塘镇。
历史沿革
南齐置县。因县北有三河之源而得名。1988年设市。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地级)。河源市设立源城区、郊区,并将原惠阳地区的紫金、连平、和平、龙川4县划归河源市管辖。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209号)同意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人民政府驻仙塘镇。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河源市总人口2266429人;源城区 227773人、紫金县 502077人、龙川县 586155人、连平县 287382人、和平县 350760人、东源县 312282人。
2002年底,辖1个市辖区、5个县,4个街道、112个镇、1个民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河源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4个街道、97个镇、1个民族乡。
经济概况
2005年上半年工业经济提速增效。1-8月全市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14.1亿元,同比增长33.4%;工业增加值33.56亿元,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4亿元,增长38.2%,实现工业增加值27.48亿元,同比增长34.2%,增幅均排在全省第二位(清远市居首位),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增长强劲,产值分别增长72.2%、42.4%。全市工业用电量8.1亿千瓦时,增长1.6%。1-7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64.8%,同比提高18%;比全省高出17.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效益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区域工业持续加快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发展最快的是东源县,工业增加值增长61.1%,增幅同比提高18.5个百分点,最慢的是市直,工业增加值增长26.5%,增幅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其它地区工业增加值增进依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请选五星满意 3Q
韶关市2009年末户籍人口325.54万人梅州市户籍人口505.28万人。
韶关市户籍人口325.54万人梅州市户籍人口505.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