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人名,春秋时相马家。别名九方歅,九方堙。九方皋曾受伯乐推荐,为秦穆公相马三个月。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千里马,所以人间变很难找到九方皋了。
原文节选: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其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译文:
伯乐回答:“良马可以凭形体外貌和筋骨来鉴别,但天下稀有的骏马,其神气却在若有若无、似明似灭之间。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足不沾尘土,车不留轮迹,极为迅速。
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才,可以教他们识别良马。但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稀有的骏马。有一个同我一起挑担子拾柴草的朋友,名叫九方皋(gāo,音同高),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请让我引他来见您。”
扩展资料
九方皋所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神机,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面现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
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有比鉴别马还要宝贵得多的意义。”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时要有所舍弃才有所专注,同时要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方皋
九方皋: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人。他曾为秦穆公求得千里马。
1、出处原文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2、译文
当年,你这个品行高洁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长堤上,看见碧绿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着青袍,位居下僚。今天,我的心情随着汝水的春波而晃动;你的兴致,想来一定是跟随着并州城门上的月亮,渐渐升高。哎,这世上难道会没有千里马?不,只不过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家乡有船可载酒有网可捕鱼,还是回去吧,我们过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着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3、简析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充分反映作者不愿为官思想,劝李一同归隐。前四句写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后四句抒情,言无知音,不如归去鱼钓好。“世上”二句,意相联贯,笔有开合,所以为佳。
一个善于相马的人
有一次,秦穆公请伯乐推荐相马的人才,伯乐极力推荐九方皋,说他的相马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见秦穆公后,就开始奉命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遥远的沙丘地方。”秦穆公问道:“你找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马,使者报告说,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墨色的公马。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马上把伯乐召来,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九方皋根本不是相马的高手,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会找到千里马呢?”伯乐听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九方皋相马达到了这样专精的程度。他相马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观察过程,他注意的是千里马应该具备的那些条件,而没有浪费自己的精力去注意马的毛色、公母这样无关紧要的细节。九方皋真正是相马的天才,远远超过了我。”
秦穆公听了伯乐的话,将信将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马取回来一试,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千里马。
各个历史时期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看政治是否清明,统治阶级能否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任何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就看有无善于识别、选拔人才的体制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 宋·黄庭坚
人的名字,和伯乐齐名的一个相马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