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和王维,以及孟浩然和李白,都是什么关系

2025-04-15 11:56: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按照史书记载,王维与李白的生活日期简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公元701年出生,一个死于公元761年,一个晚一年去世。他们都有很多相同的朋友,比如王昌龄,孟浩然,杜甫等等。他们也曾在相同的时间在相同的地方生活过——李白到长安来的那些年当中的几天,王维应该是“出差”回来了吧等等,然而,他们俩人,却像真正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一点交集也没有。史书很少记载二人的应酬与对唱,不想李白送孟浩然的诗那样。


  1. 根据史书记载研究李白和王维的交情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及二人交情,有一清人赵殿成笺注的《王右丞集笺注》记载如下: 世传《七贤过关图》。云是开元冬雪后。张说、张九龄、李白、李华、王维、郑虔、孟浩然出蓝田关,游龙门寺。郑虔图之。虞伯生有《题孟浩然像》诗:“风雪空堂破帽温,七人图里一人存。”又有槎溪张辂诗:“二李清狂狎二张,吟鞭遥指孟襄阳。郑虔笔底春风满,摩诘图中诗兴长。”是必有所传云。” 这则遗事出自明人陆深的《玉堂漫笔》。如果是真的,则李白与王维应该是有些交情的,否则不可能一起出游。但是赵殿成在这条引用后有按,摘抄如下:《东观余论》有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乃宋之问、王维、李白、高适、史白、岑参也。跋云:“昔人深于画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顾、陆、王、吴之迹,时有若此,如雪与蕉同景,桃李与芙蓉并秀;或手大于面,或车阔于门,使俗工睨之,未免随变安于拙目。故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驵隽,惟真赏者独知之。此卷写唐人出游状,据其名题,或有弗同时者,而扬镳并驱,睇眄相语,岂亦于世得意忘象者乎?求画者主名弗可知,要非俗手作也”’云云。画意亦奇,并附录于此。 《唐人出游图》里的宋之问和王维、李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宋之问死的时候李、王二人不过才十来岁,不可能一起出游,所以跋中说好的画家有时会“得意忘象”。赵殿成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唐人出游图》,应该是对陆深《玉堂漫笔》中提到的《七贤过关图》有所怀疑:即使真有此图,也未必说明这七人真的一起出游过,也许只是画家郑虔的“得意忘象”。不过《七贤过关图》里的七人大致还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七人中也有不少是相互有交往的,真的一起出游也算有可能。如果郑虔的这幅图真正存在,并且这幅图是写实的,那么李白和王维应该还是有些交情的。2.从李白和王维的性格上分析二人交情李白,狂放不羁,潇洒而不受世俗约束。从他的诗歌、行为、言辞中,你所感受到的,是豪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甚至是童稚的天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率性的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看着他的诗,你会觉得一切都变得开阔了,那是一种洒脱的解脱。 王维则有些雅的极致,是那种文人似的纯粹的雅,他的行为,他的诗歌中,让你感受到的,便是那种温文。他的诗中也会有豪气干云的时候,——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也会有士不平则鸣—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也会有雄浑的气魄—风劲角弓鸣;也会有自负—今生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你从中都不会从王维的是中找到那种“金刚怒目”似的东西,即便是不平,也表现得那么温柔。他好像更多情一些,“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百年后,这诗中所表达出的友情仍令我们感动。或许,正因如此,他们俩人,或者说,他们代表两类人,性格不同才不会走到一起。 研究结论综上,从史书记载和李白王维二人的性格两方面着手研究,得出下面结论:(1)史书很少记载李白和王维二人关系,从后人手记粗略了解到李白和王维可能有交情,交情如何不得而知。(2)从李白和王维的诗歌风格上可以看出,李白的诗豪放,傲然,王维雅的极致则是极致的雅,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追求的理想也不同,这也是导致交情不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