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地震资料包括基测线和监测测线,求取基测线每道的自相关函数和基测线与监测测线的互相关 函数,分别提取能量平均值、主极值对应的时间延迟τ0、相位因子p与频率因子f等相关属性参数,将对 应的属性参数在同一坐标系下表示出来,就可以获取基测线和监测测线在时间、振幅、相位、频率方面 的横向变化。
选择一块同一地区两次不同时间测得的两条二维测线;选取油藏上方长度300ms的窗口作为滤波因 子设计窗口,并抽取其中139道构成验证互均衡算法的数据体(图4.40)。
图4.40 左图是时间1地震剖面,右图是时间2地震剖面,中间是直接求差剖面
求取图4.40所示时间1地震剖面自相关函数和与时间2地震剖面的互相关函数,然后提取相关属性 参数,结果分别如图4.41,图4.42,图4.43,图4.44。
图4.41 匹配前振幅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2 匹配前时间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3 匹配前频率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4 匹配前相位因子横向分布图
从图4.41中可看出时间1,2地震剖面存在明显的能量差异,而直接观察地震剖面难以得到这种定量 信息。从图4.42中可看出时间1,2地震剖面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图4.43给出频率不一致的横向分布。图4.43给出时间1,2地震剖面相位的不一致分布。总之,从图4.41,图4.42,图4.43,图4.44中可以 得到时间1,2地震剖面在振幅、时间、相位、频率等方面不一致性的横向分布的定量信息,为下一步的 互均衡处理奠定了基础。
对图4.41所示时间1,2地震剖面进行互均衡处理,即进行振幅、时间、相位、频率不一致的校正,处理结果见图4.45。对处理后的时间1,2地震剖面同样提取相关属性参数,参数的横向分布如图4.46,图4.47,图4.48,图4.49。
图4.45 左为时间1地震剖面,右为时间2地震剖面互均衡处理结果,中为直接求差剖面
图4.46 匹配后振幅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7 匹配后时间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8 匹配后频率因子横向分布图
图4.49 匹配后相位因子横向分布图
从图4.46,图4.47,图4.48,图4.49中可以看出经互均衡处理后一致性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体的振幅、时间差异已经消除,相位、频率一致性也得到了改善,但仍残存着剩余差异,这些剩余差异与处理质量 和数据质量有关。另外,从相关属性剖面上可以检测出残余差异大的地震道,应该通过检查处理算法和 数据质量考察这些地震道匹配误差大的原因。这样相关属性参数法为互均衡处理提供了质量监控,也为 更深入的互均衡算法研究提供了方向。
本节提出了基于相关属性参数的时移地震非一致性分析与互均衡质量监测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地 震道在时间、振幅、频率、相位上的差异投影到相关函数上,通过合成数据找到投影关系,并归结为提 取相关函数的特征属性参数。实际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不止能用在一致性分析中,用 来监控处理质量,同时也能用于时移地震解释中,用来分析油藏区流体变化性质,进一步研究相关属性 对油藏流体性质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