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打开了从电场通往磁场的大门。此时许多人开始寻找从磁场通往电场的大门,法拉第也不例外。他的导师戴维和沃拉斯顿想根据奥斯特的发现设计电动机,但是失败。结果法拉第做成功了。在没有通知戴维和沃拉斯顿的情况下,他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此举引来非议,也招到导师的嫉妒。法拉第被迫离开了电磁学的研究,被戴维派去进行光学玻璃实验。法拉第一直对这个研究没什么兴趣,但没有办法。直到1829年沃拉斯顿和戴维相继去世,他开始向上级请求暂停光学玻璃的研究。1831年,他回到电磁学领域,同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奥斯特实验之后一两年内电流与电流,磁铁与电流,电流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很快被揭示。安培定律和毕奥萨伐定律当年就给出了。而电磁感性迟迟寻找不到的最大的原因是电磁感应是暂态过程,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而非以往的恒定状态。1823年Colladon已经做了现在课本上磁棒插入或拔出线圈的实验。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电流计,判断电路中有无电流就是观察其能否使小磁针偏转。C为了排除磁棒对小磁针的影响,把电路接入隔壁房间,使得小磁针和磁棒足够远。这边磁棒一插然后跑到隔壁房间去看,这时小磁针已经偏转过又回到原位置。他想观察一个持续的电流(使小磁针保持偏转状态)而不可得。法拉第在首先发现电路开合的瞬间的感应电流后才猛然醒悟到电磁感应是发生在运动变化之中的,既而马上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之前苦求电磁感应随处可见,既而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情况: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电流,运动的磁铁,导体切割磁力线,并提出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法拉第在很早就猜测电磁场的存在,明确指出电磁作用是近距作用,且认为其有波动的特性,甚至感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后来,他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以及描述电磁感应定量规律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按产生原因的不同,把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种,前者起源于洛伦兹力,后者起源于变化磁场产生的有旋电场。电磁感应是法拉第再无意中发现的! 电磁感应规律的发现,对人类社会有着划时代的贡献。由于电磁感应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得到了打开电能宝库的金钥匙,使后来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以及交流电的利用等等成为可能。由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把机械能变为电能,使现代社会能得到廉价的电能。今天,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与电感感应的发现是分不开的。
这么天天的播送,这个啊是不是美国鬼子请的代言人呐?中国电动车现在大街都是。世界人民看美的可怜借给他们点钱,让他们过日子。小编,你还真当回事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