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富赵永亮,卖掉煤矿生意,将沙漠改造成城市,如今怎么样了?

2025-04-27 21:01: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内蒙古首富已经易主为杜江涛,我个人觉得“绿洲之子”这个称号更为适合赵永亮。他的现状非常好,还获得了“2017年CCTV三农创业致富榜样”的殊荣,一直在竭力为社会和人民做贡献。

一、赵永亮是真真正正的扶贫,从根本上带动贫苦民众往前走

赵永亮卖掉自己的煤矿生意,在沙漠之中建设绿洲,其实就是为了帮助家乡民众脱贫。他所做的脱贫并不是给每个人发多少钱,给多少粮食,而是转换常规意义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他用了足足28年,背负巨额债务,历尽艰辛,把沙漠变成了绿洲,把“一犁一耧一张锄,人背肩挑畜拉车”的落后生产方式升级为“特色资源价加工产业、物流服务产业集聚”的现代化模式,这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的人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二、投资60多亿,种植沙柳300万亩,治理沙漠30多万亩

赵永亮,男,1957年12月22日生,他的家乡是内蒙富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东部的召沟村,这里的人就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解决,更别什么发财致富奔小康了。

由于当地过于干旱,一年也不一定能下几次雨,风沙又大,因此他们活一辈子只能洗3次澡:出生1次,结婚1次,离世1次。

当地人为了一口饭,只能不计代价的抢夺有限的资源,这样下来狂风更为无情的肆虐,沙进人退,农田和道路都被沙子侵袭,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赵永亮就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技术,立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最起码帮家乡通上电,不然他自己就是个狗熊!

于是,赵永亮于1990年辞去副处级的显赫职务,放弃了光明坦途,走上了一条正常人无法理解的荆棘之路。

1996年,他在扶持养殖户的过程之中失败,居然以2000万元的低价抛售3座煤矿,用这笔钱来补偿奶牛养殖户。但是企业因此亏损10个亿,当地的民众也没有因此这笔补偿款而彻底脱贫。

他终于意识到需要变“输血”为“造血”,用经济和产业去拉动扶贫工作。

那么开发治理沙漠,就是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于是他用实际行动去实践钱学森院士的开发沙产业理论。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投资了7.5亿元,在沙漠中建了30万亩沙柳基地周边也种植了300万亩沙柳,沙柳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做成沙柳刨花板,进行创收。就这样,“林、草、沙”完美结合,形成了新型的大农业。

三、投资3.2亿元用作公益,并修桥铺路

赵永亮在沙漠改造城市成功之后,他帮助上万人进行搬迁脱贫,让他们免受风沙侵袭,并且使12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

此外,他还建设了各类学校,对贫苦的人们进行免费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给3000多户养殖户免费提供生产生活设备,把希望和实实在在的路给乡亲们指了出来。

赵永亮在拿出30亿补贴扶持养殖户之后,又拿出了6300万元修路10条、建桥5座,还成立了“救助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促进会”,至少救助有200多名患者。在社会的各项公益事业之中,赵永亮捐献有3.2亿元左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

“钱少了是自己的,钱多了就是社会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爱亲人和家庭只是小爱,真正的大爱是爱祖国、爱人民。”

赵永亮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话,此等大爱,吾辈自愧不如,看完赵永亮的传奇一生,我知道了觉悟者的实际样子。

像赵永亮这样的传奇人物,他的回报也是十分丰厚的,他获得了“全国扶贫先进个人”、“中国公益之星”、“2012年CCTV中国三农人物”、“2017年CCTV三农创业致富榜样”等荣誉称号,成为了改变家乡命运的英雄,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最后:

赵永亮这样的人物,才是我们年轻人真正该追捧的冉冉明星,他的璀璨一生没有什么作秀,没有什么铺天盖地的热搜,但是他做的每一件实事,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巨大动力。

回答2:

导语:

我们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发展史,以此同时也是人类破坏环境的一个历史。

而我们人类也在承受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洪灾,地震,火山爆发等等自然灾害总是让我们束手无策,毫无抵抗之力。


不过这些年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有改善越来越重视了。生态意识越来越强,对一些棘手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比如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物,他治理了沙漠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大改善那里的自然状况。他就是在沙漠改成城市的内蒙古首富赵永亮。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赵永亮原先从政,副处级的级别,原本在官场前途光明。而在1988年,他家人离世,他回家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家乡原来如此贫穷,在通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居然整村都没通电。

从那之后,他变立志要改变家乡贫穷的状况,要让自己的家乡人富裕起来。1990年,他便辞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活。

他回到老家创办了羊绒纺织厂。


赵永亮的羊绒纺织厂收益很好,让他挣到了不少钱。而且他很会钱生钱,企业越做越大,收益也越来越好,他就这样积累了很多的财富。

他的家乡在鄂尔多斯,他的厂也在鄂尔多斯,他一直想改善家乡的环境:居住环境和经济环境,他认为在库布齐沙漠中种植沙柳是个有效的途径。可是他公司的股东们没有一个支持他的决定。因为实在是很冒险。在这样的情境下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像专家交流。我国科学界很有威望的科学家钱学森,对他的这个决定很是支持,理论是是可行的,只要行动得当,当然这里面困难重重,有技术上的,有金钱上的,需要他排除万难。

有了钱学森的理论支持,赵永亮更有底气了,他后来顺利地获得了股东们的支持,自此,他开始了沙漠造城。


2001年,赵永亮在20万亩田的沙漠上投资了3亿。沙漠上从此有了一大片的绿色。有了沙柳固沙,他也就有了造城的基础。他的造城计划分九批进行,第一批是在2006年。房子建造完成后,人们陆续在房子上居住。后来,房子居然被住满了。荒漠从一大片绿色到一大片房子,从无人居住到住满了人,这是个创举。而且,村民们也开始种植沙柳,越来越多的沙柳出现在沙漠上,村民们也因为沙柳收入情况改善了很多。

由于成效颇好,国家认可了赵永亮的沙漠种植沙柳的做法。


赵永亮的沙漠植柳,可谓一举多得,一改善沙漠的环境,沙漠的生态环境改善了,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沙漠里也能住人,建造的房子居住体验比之前的房子好太多。三,实现了创收。赵永亮的企业还有村民们均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不然也没法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力,经济是种植沙柳的很好的一个保障。

赵永亮的格局不可谓不大,他致力于发展家乡的环境,改善家长人的生活,更为我们国家治理生态环境出了很大一份力。他用尽全力在沙漠上耕耘使其变成了一块宝地,实现了他要带家乡致富的理想,值得所有人由衷地敬佩!

回答3:

如今过的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是做了很多好事的,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生活的比较幸福。

回答4:

内蒙古首富赵永亮,卖掉煤矿生意,将沙漠改造成城市,最近挺好的,因为他现在比较低调了,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所以没什么消息,祝他生活幸福。

回答5:

他的造城计划非常成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又带领着村民种沙柳,让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