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有哪些名将?

2025-04-05 19:14: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邓禹:★★★★
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游学长安,结识刘秀,非常仰慕刘秀。刘秀起兵后就跟随刘秀打天下。刘秀选任将领,多先征询邓禹意见,而邓禹每有所举,均当其才,因而刘秀深敬其知人。盖延被敌围困,是邓禹率兵替他解围,生俘敌大将。此后跟随刘秀东荡西杀。邓禹征剿了赤眉军和绿林军,尤其以河东大捷,大破王匡军。邓禹率轻骑急追,俘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将其斩杀,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又击败公乘歙10万大军。邓禹军纪律严明,沿途秋毫无犯,故所向披靡,降者日以千计。“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耭,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后汉书.邓禹列传》)后来在对其他军阀的战争中,邓禹有胜有败。公元28年春,击败延岑,是邓禹最后一仗。邓禹后来一直被光武帝等皇帝重任,直到明帝时才病逝。
岑彭:★★★★
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首先是刘縯、刘秀兄弟的敌人,被擒住免死后被分配给刘秀的哥哥为将,开始了他传奇的征战生涯。岑彭在东汉王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他参加过统一战争中的所有作战:平定河北,攻关东、洛阳,统一关中,战隗嚣,直至灭蜀,岑彭是当时刘秀手下极少数能独当一面将领。他不但作战勇敢,奇计迭出,而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在灭蜀之战中岑彭被公孙述派来刺客,乘夜间刺杀。岑彭是“云台二十八将”最优秀的名将。谥壮侯,蜀人怜之,给他在武阳立庙,岁时祭祀。
马援:★★★
东汉名将,字文渊,扶凤茂陵人,三国虎将马超的祖上。曾在王莽、隗嚣等人手下任职。建武四年(28年),为隗嚣送书于刘秀,被刘秀礼遇。隗嚣叛汉,马援助刘秀平定隗嚣,又率军平定凉州。先后任过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职务。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后来南方蛮夷五溪向东汉王朝示威,占领城池。年已62岁的老将马援向光武帝请命要去平定南夷。汉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就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汉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等将前往征讨,可是由于不适应南方气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得了病。这时就有人向光武帝进谗言,诬陷马援,这时老将马援已然病亡,可还是没有逃脱被削去爵位的悲惨命运。过了很多年后,才被翻了案,重新给马援家属及其后人俸禄。光武帝晏驾前耳边一直回响着老将马援的豪言壮语:“为将者应百战当先,死于疆场,马革裹尸而还。此足平生之幸也!”
班超:★★★★
东汉名将,投笔从戎成为名将窦固的部下,官拜假司马,率兵攻打西域门户伊吾,与匈奴战于蒲类海,取胜并初次展示其军事才华。然后出使膳善国,导演了一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彩故事,被汉明帝擢升为军司马,出使于阗,再次上演一出“于阗斩巫”的传奇故事。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疏勒国,班超仅有数十人,却擒贼先擒王,把龟滋生擒。使疏勒国归顺汉朝。公元76年,班超奉诏回国,为挽留班超,疏勒一都尉当场自杀。在于阗,其国王侯以下俱痛哭挽留,抱住马腿不让走人。班超毅然留了下来和匈奴展开长久的作战,他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多次击败匈奴和其他敌对势力。经营西域31年,直至71岁才回返洛阳。
虞翊:★★★★
字升卿,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羌人调兵前来阻击,虞翊故意声称,不再前进,等待援兵。羌人果然中计,分兵企图合围虞翊。虞翊突然率兵疾进,日行百里,使用增灶法,摆脱了羌人的追击。在五都附近,虞翊被万余羌人包围,两军相持10多日,虞翊不许部下用强弓硬弩,只用弱弓小弩射敌,羌人误以为汉军攻弩弱,发起强攻,虞翊指挥部下用强弓硬弩每20人射1人,大破羌人,并用换军装的计策,作为疑军迷惑羌人,羌人惧怕退走,虞翊埋伏人马伏击大败羌人,虞翊用战争和招降两手最后平定了羌人的叛乱。
窦固:★★★★
东汉名将。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固年少时因娶光武帝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明帝想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出兵西击北匈奴。窦固因为熟悉边疆的军事,于72年十二月,被拜为奉车都尉,驻扎在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73年,汉军分四路出击。窦固、耿忠率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留吏士屯伊吾卢城,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其余三路汉军无功而返。75年11月,窦固率1.4万骑兵再出玉门关进军西域,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车师王降。东汉置西域都护及军队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窦固在边关数年,羌人服其恩信。
窦宪:★★★★
东汉权臣,外戚。字伯度。扶风平陵人。窦融的曾孙,章德皇后兄。公元77以外戚迁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任。和帝即位,太后临朝,窦宪在内掌握机密,对外宣布诏命;其弟笃、景、环并居要职,一门权势煊赫 ,俱骄纵不法 。 公元89,窦宪因罪被囚,自求击北匈奴以赎死。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4000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 3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追击诸部,出塞三千里 ,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回师以后,拜宪为大将军,位次太傅,在三公上 。二年,窦宪出屯凉州。三年,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匈奴从此破散。窦宪既破匈奴,威权震朝廷,党羽布于全国,遂阴图谋反。事泄,和帝逮捕其党羽,并迫令其到封邑后自杀。

========================================================================
没有选入的军事家和名将的特别说明:
刘秀建立东汉虽然有“云台二十八将”,如王霸、吴汉、臧宫、 耿恭、耿弇、盖延、马武等,但这28人中的绝大部分是鹰犬爪牙之徒,真正能够统领三军,独挡一面的并不多。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名将。他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他主要是以谋略见长。虽然也曾指挥军队作战,但规模不大。
祭遵:“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文武全才,他一生戎马倥偬,北平渔阳,西拒陇蜀,可惜每次出兵都是数人共同统兵,很少见他单独领兵作战。
窦融:“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之所以有名,还得感谢他的孙子窦宪,其军事上的成就相对较为平庸。治理国家也没有太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