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们裹小脚是什么样子?(图片)

2025-02-23 20:59: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如下图所示:

裹脚也称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

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

足起始时间,却始终是一个谜。 考古中发现至今年代最早的,缠足鞋文物为南宋福建福州南宋墓,

出土的六双女鞋,长13.3-14厘米,宽4.5-5厘米。并且,唐代时期已有诗词。

拓展资料:

民国初期,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进一步推行禁缠足政策。1906年梅山地震,长辈开

始同意家中小女孩不用缠足,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孙中山总统于1912年3月11日发布《大总统令内

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劝禁缠足文”。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

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5月,南京中央政府批准由内政部颁发《禁止妇女缠足条例》1929

年国民政府又发布放足布告,并派专员落实。

参考资料:缠足-百度百科

回答2: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
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
三寸金莲属于古代的审美习俗,它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观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龄,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双足缠好后,再穿上绸缎或布面的绣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为“三寸金莲”。
拓展资料
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
缠足开始于北宋中后期,兴起于南宋。宋朝皇室与宋朝上层社会是最早开始缠足的。《鹤林玉露》记载: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宋史·五行志》记载:“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这是宋朝皇室、宫中女子缠足的例证。苏轼《菩萨蛮
咏足》称女子小脚为“宫样”,曹元宠在一首词中称小脚为“官样儿”,这也足见缠足起自宋朝官僚贵族阶层等宋朝上层社会。
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有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
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回答3:

兄弟  楼上的全他妈是失败的例子 。 真正成功的小脚比较少,并且成功的小脚与常人无异,只是小一点 ,再说古人真有那么变态? 那更喜欢非洲女人也没啥区别了

回答4:

有张鞋的照片,脚就不看了吧

回答5:

我倒觉得其实古时候曾有不缠足的年代,因为可能像现在一样大街小巷露脚穿鞋非常多,引起男人普遍被吸引和暗示,心理复杂,很难专注工作生活了,统治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破坏这种现状,让女人把脚折断并包起来,这样明显失去了脚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复杂的暗示特色,谁也不会觉得残疾脚有什么好看的,希望我猜到了千百年来的一个不愿正面答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