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2025-04-23 20:15: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施耐庵,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

扩展资料:

名字由来

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

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耐庵


回答2:

施耐庵生于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逝世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祖籍在苏州,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施耐庵出生于江苏泰州兴化白驹镇,代表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他的弟子是罗贯中。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傅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后,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扩展资料

元贞(1295年1月 - 1297年2月)是元朝时元成宗的年号,共3年。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其所著《水浒传》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以松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众起义,朝廷招安,最后难逃绞杀命运。

施耐庵隐居期间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耐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贯中

回答3:

  1. 施耐庵是元朝的。

  2. 施耐庵原籍苏州,于元贞二年(1296)生于兴化,舟人之子,十三岁入私塾,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三十五岁中进士。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七十一岁或七十二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七十四岁,为洪武三年(1370)。与罗贯中合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回答4:

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又名肇端,字彦端,号子安(一说名耳),别号耐庵。汉族,籍贯:原籍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是罗贯中的老师,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