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比如正好击中对方无装甲的非要害区域,比如餐厅什么的
不过,在这种位置,就算爆炸,对对方的伤害也很小
大多数情况下,击中对方厚实的重要区域,是不能穿透的,停留在舰体内
0.4秒是计算过最佳时机
这是事实。大和的穿甲弹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对付对方的战列舰的,使用延时引信
在莱特湾大海战中就发生过这种事情。当时大和的攻击目标时美国的护航航母,装甲薄。因此很多炮弹都没爆炸
事后老美在航母上发现不少贯通痕迹
应该不可能。二战时若发生舰对舰炮战,距离应在十几公里以上,那么长的距离,这个时间应该差不多击中后正好爆爆炸。
个人感觉:
可能。1、敌舰装甲太薄;2、距离较近。
不过,感觉二战时若发生舰对舰炮战,距离应在十几公里以上,那么长的距离,这个时间应该差不多击中后正好爆爆炸。
谢谢提示!
战列舰的弹药分高爆弹和穿甲弹,当战列舰对射时用穿甲弹,对非战列舰用高爆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分距离远近,但基本上对付巡洋舰以下的,都是用高爆弹。
大和上还配有三式防空弹,这是日本人独有的,采用定时引信,发射后计时,时间到自动爆炸,爆炸后成几百个小燃烧弹,以此来对付空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