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以刘老师的口吻诉述这个实验 希望能帮助你:
只见投影台上放着三个杯子,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沙,另一个杯子里空空如也。三个杯子旁还放着一堆小石子。
实验开始了。刘老师首先从这堆石子里挑出一块,轻轻地放进了装满水的杯子里,只听“扑通”一声,石子沉到了杯底,水溢了出来,还有几滴小水花溅了出来。
接着,刘老师又拿起一块小石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装满沙的杯子里,石子并没有沉下去,而是靠在杯沿上,还高出杯沿一点。
然后,刘老师又飞快地一个一个地往空杯子里装石子,“咚咚”的声音一直持续着,直到装不下为止。刘老师问同学们:“还能再装东西吗?”大家都摇摇头,说不能。刘老师拿起一满杯的沙子,往装满石子的杯子里倒,沙子从石子间飞快地滑下去,倒了半杯,装不下了。刘老师又问同学们:“还能装东西吗?”大家都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只见刘老师拿起一满杯水往装满石子和沙子的杯里倒。奇迹出现了!刘老师成功地将四分之一杯水倒进了这个杯子里。
最后,老师让大家发言,说说看了这个实验的想法。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方文欣同学的发言:就像第三个杯子,如果不按顺序,先放水,再放沙,再放石子,那实验就不会成功。在生活中,如果不按顺序做事,也不能把事情做好。她的发言我很赞同,但我也有点质疑:如果不按顺序做,第三个杯子的实验难道不能装下同等数量的水、沙子和石子吗?
回家后,我立刻动手试了一下,发现其实也能装进,只不过不管先放水再放沙最后放石子,还是先放石子再放水最后放沙,都比在课堂上那样做装进的少一些。
这堂课上,我没有发言。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都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家后,我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我就把答案写下来吧。通过前两个杯子的实验,我觉得,相比装满沙子的杯子来说,装满水的杯子更有包容性。老师要把石子放进杯里,水宁愿自己溢出来,也要让石子进入杯子。我想这就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吧。而装满沙的杯子呢?石子想进入杯子,可却被“拒之门外”。我想,与装满水的杯子相比,这应该是自私的表现吧!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像装满水的杯子一样,有一颗包容、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不要像装满沙的杯子那样自私。
而第三个杯子,我觉得它表示的是学习、知识。往杯子里装石子,看似装满了却还能再装沙、水……学习也一样,学了再学,学了再学……总是学不完。从而体现出“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道理。
做简单的魔术也行哦
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