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025-04-30 21:11: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教师、学生、家长的热切期望,但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各人有各人的思考,各人有各的招数。
在当前的情境中,多数人持多做题、就能“熟能生巧”的观念。寄希望于通过多做题来理解教材中概念和规律,寄希望于通过多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更寄希望于通过多做题来网住中考、高考题,甚至进行地毯式大面积搜索考题成为当前一种被广泛推行的押题应试方式。成为获取取得中考、高考的高分数的绝招。因此,题海战术汹涌澎湃,泛滥成灾。
题海战术以“熟能生巧”为大旗,毫无选择地布置学生大量作各种教辅书刊(练习册、复习资料)上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 “做一题,会一题,题题决定命运;拼一分,高一分,分分成就终身!” 竟成了学校新的励志口号。现在学生太累,负担过重,没时间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知识,也没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扩大阅读,增长知识与能力,都是由于上课和练习过多。而且以应试与分数为目标的教学和练习也并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包括提高解题能力。何况从深层次看,“解题能力”与“学习质量”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如解题机器不是创造性人才。
能有一条既能脱离题海、减轻过重负担,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吗?
我以为应该切实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我们的学习:
(一)努力加强教材中概念、规律、方法的学习
解题需要以深入理解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虽然多做题也可以帮助理解教材中概念和规律,但这样作需要的题量大,耗时多,效果差,效率低。通常还是先掌握好教材中概念和规律再去做题才能更好、更快地求解,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只有紧抓教科书,紧抓“概念、规律、方法”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包括各学科的解题能力。很多同学解题困难、学习掉队,根本原因是没掌握好教科书上相关的概念、规律、方法。一些老师忽视教科书,忽视概念、规律、方法的教学,忽视教科书上例题的教学,只强调从教辅书上多作题,这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