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完全是,保险公司自己的承保政策也占一部分
自2011年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完善机动车辆商业保险制度调研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商业车险改革以来,关于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实施的消息就频频传出,然而,经过三年的翘首以盼,改革依旧在缓慢移步。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第25届全国机动车辆保险人联席会在长沙举行,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上就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发表了看法,整个市场对于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的热情被再度点燃。
车险费率“不改不行”
正如陈文辉所言“车险问题既是一个保险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公共热点问题”。尽管车险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情况是,投保人对于车险发挥的作用并不“领情”,大多数投保人感受到的是“不出险时保费高、出了险后理赔难”,因此,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似乎走向哪里都很难做到令投保人满意。
对于这种情绪,陈文辉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的突出问题,一是保险监管机构、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的定位不清晰,二是保险公司主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合理调整机制缺失。陈文辉表示:“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车险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更好地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并推动财产保险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早在2012年3月,中保协就发布了《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以下简称《示范条款》),解决了此前社会上反映强烈的多项霸王条款及矛盾,对“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问题都做出了具体规定。此后,关于《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的消息传出,并传有望于去年年底推出。但令人遗憾的是,《示范条款》至今尚未公布。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考虑到机动车辆保险对于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的特殊重要性,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
以“车”定价早埋伏笔
据记者了解,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一再推迟的原因是改革思路较之前有所调整。“在条款方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制定并不断丰富、完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提供行业标准供保险公司参考使用。”同时,陈文辉也强调,保监会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创新型商业车险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其基础是“要以市场化为导向,赋予并逐步扩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拟定自主权”。
“自主权”则体现在保险公司在车险费率上对“车”和“人”的区别对待。
事实上,中保协4月初发布的一份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配件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即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系数越高代表零配件定价越贵)早已为此次车险费率改革埋下了伏笔。在中保协发布的18个车型中,全车零整比系数最低为272%,但最高为1273%.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系数为1273%的车型,如果更换所有配件,所花的费用可以购买12辆新车。“目前,现行的车险费率价格最大的决定因素是汽车购置价。也就是说,购买同样价格的进口车和国产车,尽管保费一样,但由于零整比不同,进口车的维修成本显然更高。”某产险公司车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财险公司内部达成的共识是:部分日系和欧美进口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出险率、赔付率都较高。如果车险费率实现按车型定价后,不同车型的零整比就会影响到车损险的定价,零整比系数越高,赔付成本越高,相应保费就可能越高。”
而按车型定价是目前欧美保险市场普遍采用的车险定价模式,相较于其他定价模式,对车辆风险的评估准确度更高。
以“人”定价更受认同
与此同时,驾驶者也将成为影响车险费率的重要因素,出险理赔记录和违章记录都将成为重要指标。
年初,网络论坛、QQ群、微博和微信中,都在盛传一则“通知”,大概内容是为了配合9月1日新车6年一审,提醒各位车友在2014年5月23日之前把自己车辆的违章处理掉,否则商业险保费上浮10%.尽管该消息最终被证实为假消息,但“人”的因素成为了构成车险费率的重要因素。上述产险公司车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出险的原因并不是车,而是车辆的驾驶员,驾驶行为决定的驾驶风险。”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投保人,对于将驾驶行为与保费挂钩普遍表示认同。一位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对记者说:“保费就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一视同仁。像我这样几年不出险的驾驶者,就应该得到适当优惠,这也是一种鼓励,不然,我就只投交强险了。”
在高度市场化的英国车险市场就遵行“随人随车”原则,在确定保费时,保险公司还会充分考虑到驾驶人的个人情况、车辆常用地区、车辆的用途以及车况等因素。一般保险公司通行的原则是,25岁以下的驾驶者,年龄越低,保费越高;年龄相当的人,无赔付记录年限越长,保费越低;商用车保费高于私家车保费;繁华地区车辆保费高于人烟相对稀少的乡镇地区保费;新车或者车龄较老的车辆保费越高。比较而言,人的因素比车的因素对价格影响更大。
从目前来看,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朝着先进的定价模式靠近,不过,数据的缺乏也是不争的事实,中保协发布的18个车型的零整比系数显然难以支撑此次改革。因此,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我们不要期待太高,但要充满信心。正如陈文辉所说:“在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条件下,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需要稳妥推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是标准答案兄弟你就放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