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的笔画顺序是撇点, 撇, 横,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笔画图是:
基本释义:
一、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二、同本义 [wife’s sister]
1、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2、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三、母之姊妹 [mother’s sister;aunt]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四、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father’s concubine]
1、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2、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相关组词 姨表 两姨 邢姨 细姨 封姨
一、姨表
[yí biǎo]
属性词。两家的母亲是姐妹的亲戚关系(区别于“姑表”):~亲。~兄弟。
二、两姨
[liǎng yí]
属性词。姨表:~亲。~兄弟。~姐妹。
三、邢姨
[xíng yí]
《诗·卫风·硕人》:“邢侯 之姨,谭公 维私。”毛 传:“妻之姊妹曰姨。”孔颖达 疏:“邢侯、谭公 皆 庄姜 姊妹之夫,互言之耳。”指 卫庄公 夫人 庄姜。后因以“邢姨”称高贵的夫人。
四、细姨
[xì yí]
妾。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二:“周成 到 台湾 来做生意,新娶细姨 阿面。”
五、封姨
[fēng yí]
亦作“封夷”。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
“姨”字的笔画顺序如下图示。
人物称谓:
母亲的姊姊称为姨妈。母亲的妹妹称为姨娘。
母亲的姊兄称为姨爸。母亲的妹弟称为姨爹。
妻子的姊姊称为大姨姐。妻子的妹妹称为小姨妹。
妻子的姊兄称为大姨姊夫/大姨夫。妻子的妹弟称为小姨妹夫/小姨夫。
姨是一个汉语形声词,从女,夷声,指的是妻子的姐妹,出自《说文》:“妻之女弟同出为姨。从女,夷声。”
词汇:
1.姨妈yí mā 姨母。母亲的姊姊。(过去一般指比母亲年长的姨母。现代:大姨母、小姨母都可以叫为姨妈)
2.姨爸yí bà∶姨父。母亲的姊兄。(过去一般指比母亲年长的姨母的丈夫,即大姨父。现代:大姨父、小姨父都可以叫为姨爸)
3.姨娘yí niáng∶姨母。母亲的妹妹。(一般指比母亲年幼的姨母。即小姨母)
原来姨娘死了姨爹,与儿子开着饭店,当见甥儿,来家同坐。——《清平山堂话本》
4.姨爹yí diē∶姨父。母亲的妹弟。(一般指比母亲年幼的姨母的丈夫。即小姨父)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他说姨爹昨天晚上醉醺醺地到洋铺子买东西,顺手就拿了人家一瓶酒。”
解释1;姨娘的丈夫。即小姨爸(姨爹)。
解释2;姨奶奶的丈夫。即姨奶爷/姨爷爷/姨老爷。
解释3;姨姥姥的丈夫。即姨姥爷。
5.大姨子dà yí zǐ∶妻姨。妻子的姊姊。(一般指比妻子年长的姨子。即大姨姐)有些地方也称谓丈人姊/丈人姐。
6.大姨夫dà yí fū∶姨夫。妻子的姊兄。(一般指比妻子年长的姨子的丈夫。即大姨姐夫)有些地方也称谓丈人姊夫/丈人姐夫。[方言]∶大尹子。
7.小姨子xiǎo yí zǐ∶妻姨。妻子的妹妹。(一般指比妻子年幼的姨子。即小姨妹)有些地方也称谓丈人妹。
8.小姨夫xiǎo yí fū∶姨夫。妻子的妹弟。(一般指比妻子年幼的姨子的丈夫。即小姨妹夫)有些地方也称谓丈人妹夫。[方言]∶小尹子。[1]
9.姨母yí mǔ:母亲的姊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他姨母是早已亡故的了,他姨爸就在 广东 续的弦。”
巴金 《灭亡》第三章:“第四天他实在忍不住,又到姨母家去了。”
10.姨父yífù [正式称呼]:母亲的姊妹的丈夫。〖uncle-in-law〗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A8/1597213?fr=aladdin
姨字的笔顺怎么写,学一学